第732章 借题发挥
江连横一听,立马放下二郎腿,坐直了身子问:“谁撺掇的,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这我也不知道呀!”闯虎渐渐喘匀了气息,指着窗外说,“反正印刷厂那边已经开始闹上了,动静还不小呐!”
江连横眉头紧蹙,但并未自乱阵脚,反倒靠在沙发上,暗自沉思不语。
事发突然,闯虎的嗓门有点大,刚刚说明了情况,就见胡小妍坐着轮椅,从餐厅里朝这边赶来。
张正东见状,连忙快步迎过去,将大嫂推进了客厅。
胡小妍没有半句废话,进屋就问闯虎:“你去现场看了么?”
“看了,我刚从那边过来。”
“叫歇的劳工里面,有没有条幅标语之类的东西?”
闯虎一愕,摇摇头说:“这倒没有。”
“那有没有固定的口号?”胡小妍紧接着又问。
“嘶,好像也没有。”闯虎忆起印刷厂那边的情形,随即解释道,“至少我刚才经过的时候还没有,那边现在乱着呢,劳工全都堵在厂房门口,乌泱泱的,喊什么的都有,也听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胡小妍松了口气,转头看向江连横,却说:“那还好,这次叫歇应该是临时起意,不是事先预谋的,咱家没提前收到消息,也算情有可原。”
江连横点了点头,忽然问道:“看见印刷厂的朱总办了么?”
“没看见,”闯虎说,“不过,我听围观的人讲,朱总办好像被劳工堵在厂房里了,现在已经报了官,等着老柴过去处理呢。”
“现在印刷行会的会长是谁来着?”
“莫老五呀,我来的时候还看见他在厂房门口帮忙调停呢!”
闯虎身为一介“文人骚客”,自然对省城里的印刷行业了如指掌。
他自己也有一家印刷所,但那根本谈不上是厂房,顶多算是一家小作坊,总共三五个人,平时流动作业,主要刊印那些艳情秽史,虽然有伤风化,但却并无任何立场,官府便也懒得严查深究。
可奉天印刷厂却大不相同,这是一家官商合办的工厂,不仅刊印省府公文和学校教材,同时还是多家报馆的合作机构,业务范围很广,堪称是奉天省规模最大的印刷厂了。
别看只是一家印刷厂,真要细究下来,也有排版工、制版工、印刷工、调墨工、裁剪工、装订工、质检工等等多个工种,再算上装运、分发之类的跑腿零工,整个工厂将近三多百号劳工。
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影响却很严重。
这些劳工一旦叫歇,奉天的新闻行业、广告行业立刻便会遭受重创,甚至就连省府公文都无法及时交付。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
印刷业的行会俗称“印字帮”,会长由各家印刷所共同推举而来。
会长虽无实权,说话却很有分量,常常牵头制定行规,如划定工价、控制业内人数、限制同业挖角、制定采购策略等等。
莫老五是“印字帮”的老会长了,人在业内颇有些资历。
去年春天,他因牵头制定了行规“为保护民族商业,严禁省城印刷所采购东洋油墨”而备受好评。
但他终究是老板的身份,无论社会各界如何叫好,在劳工眼里,他仍旧是个敲骨吸髓的黑心厂主。
现如今,奉天商界繁荣,各行各业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通常情况下,每逢劳资纠纷,便会由厂房老板和行会会长共同出面调停,倘若无法解决,联合商会便会介入其中。
江连横一听朱总办和莫老五都在现场,却没能平息叫歇,立时便有点坐不住了,忙起身说:“我过去看看什么情况。”
胡小妍随即提醒道:“官府没定性之前,你别跟着瞎掺和!”
“知道了。”
江连横应了一声,赶忙出门叫来司机,带着闯虎乘车离开宅院。
胡小妍慌忙转动轮椅,凑到窗边张望,直到汽车渐渐远去,仍旧怔怔地没缓过神来,目光自是忧心忡忡,远胜以往。
张正东见了,便缓步走过来,低声宽慰道:“嫂子,这种事儿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别太担心了。”
胡小妍却摇了摇头,淡淡地说:“这次不一样,人要是穷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
奉天印刷厂位于城西工业区边缘地带,江连横在几个保镖的陪同下,顺小西关出了关厢,一路绝尘而去。
等到了地方,才发现衙门口的老柴已经开始在现场维持秩序了。
几十个大盖帽端着步枪,横在胸前,沿着厂房大门站成两排,呵斥叫歇的劳工后退,防止事态恶化升级。
印刷厂的劳工也并非铁板一块,真正聚在门外抗议的,其实只有一二百人,少数文职人员站在厂房院子里,神情略显茫然无措,其余劳工,或许是有些怯懦的缘故,一见老柴赶来,便立时散去了大半。
江连横让司机把汽车停在远处,随后摇下车窗,一边抽着香烟,一边观望厂房内外的形势。
劳工群情激奋,一个个振臂高呼,尽管嗓门儿很大,却是一通乱叫,唯有“涨工钱”这三个字喊得还算齐整。
仔细再听,隐约还能分辨出有人在喊:“开除李班头儿!开除李班头儿!”
“李班头儿是谁?”江连横皱眉问道。
“这、这我哪知道呀?”闯虎也是满脸困惑,“我又不在这上班,有几个管装运的我倒是认识。”
“你不是说朱总办在里头么?”江连横指着厂房大门吩咐道,“你去把他叫出来,我问问他现在是什么情况。”
“啊?”
闯虎一听,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似的,连忙推脱道:“东家,咱别逗了,你看看那边都已经闹成什么样了,我这小身板儿要是过去,还不得让人当球儿似的给踢回来呀?”
江连横训斥道:“你是不是整天写书写魔怔了,自己老本行是干啥的都忘了?”
闯虎眨了眨眼睛,沉思片刻,才说:“那我……从旁边的院墙翻进去?”
“快去快回!”
“东家,其实我觉得……”
江连横不想听他磨蹭,立马推开车门,一脚把他踹了下去:“赶紧的,就现在这阵仗,指不定得拖到什么时候呢!”
闯虎拍两下屁股,万般无奈,只好闷头冲印刷厂的院墙走去。
江连横顺着他的身影朝前张望,忽然又见厂房门口,有个身穿绸缎大褂的圆脸中年,正夹在劳工和巡警之间,左右顾盼,尽力说和——这人便是奉天“印字帮”的行会会长莫老五了。
因为距离太远,所以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只知道他每换一次笑脸,便会迎来劳工的轮番咒骂。
几个领头的老柴正在竭力维持秩序,但由于事发突然,没有官府授意,也不敢冒然抡起警棍对劳工动粗。
于此同时,人群中“开除李班头儿”的呼声也在愈演愈烈。
种种迹象表明,这场叫歇似乎只是源于一次意外。
江连横坐在车里抽了两根烟,正要点起第三根时,却听驾驶座上的司机转头说:“东家,虎哥回来了。”
隔着挡风玻璃朝前望去,果然就见闯虎领着一个劳工打扮的中年男子,鬼鬼祟祟的避开人群,正朝这边小跑过来。
江连横推开车门迎接,朱总办立马低头钻进车厢,闯虎紧随其后,揉着脖颈龇牙咧嘴,两侧肩膀上印着一双脚印。
“朱总办,怎么这身打扮?”江连横问。
“嗐,怕被认出来呗!”朱总办惊魂未定,频频望向厂房大门,摇头咒骂道,“一天天的,净他妈给我找事儿,幸亏巡警来得快,要不然我那办公室都得让他们给砸了!”
“情况这么严重?”
“其实也没啥,芝麻大的屁事儿,他们就是想借题发挥,没事儿也会找事儿。”
江连横见他如此惊慌,不由得有点好奇:“那你怎么还在这厂房里待着,我以为你早走了呢!”
提起此事,朱总办忍不住捶胸顿足,却道:
“最开始的时候走不了,那帮劳工跟疯狗似的,差点把我给打了。后来官差到了,我寻思要走,结果他们也不让,说是怕劳工发现,引起事态恶化。江老板,这也就是你派人来找我,否则蒋二爷他们还不放我走呐!”
“难不成就打算这么一直耗下去?”
“谁知道呢!”朱总办叫苦道,“官府刚才来电话了,说是先观察观察,了解劳工诉求,行动尽量克制,要是下午还不散,再强行遣散劳工。”
这也难怪,官府虽然痛恨叫歇,但在处理此类事端时,总是难免格外谨慎,非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使用武力。
毕竟众怒难犯,倘若冲动行事,不仅不会平息叫歇,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将现有的形势激化为更大规模的罢工狂潮。
事实上,只要劳工的愤怒没有转向官府,老柴对这类事情的处理,往往更倾向于克制,而非暴力。
话到此处,江连横不禁追问道:“朱总办,我听他们好像在那喊‘开除李班头儿’,今天这场叫歇,到底因为什么呀?”
朱总办冷哼一声,撇撇嘴说:“听他们在那瞎喊,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工钱的事儿么!”
“你拖他们的工钱了?”
“没有没有。”
朱总办连连摆手,随即交代了这次叫歇的来龙去脉。
原来,奉天印刷厂因为承接了各家晨报、晚报的刊印工作,所以厂内的劳工都是黑白两班倒,恰好今天又是发工钱的日子,劳工上班格外积极,天还没亮,就有不少人提前赶来等着接班发工钱了。
李班头儿是印刷厂的老师傅,手底下管着十几个制版工,也负责给他们发放薪饷。
此人技艺了得,因为能耐大,所以脾气也大,眼里不容沙子,工作上但凡发现点毛病,张嘴就骂,抬手就打,动不动还因此克扣工钱,堪称是印刷厂茅坑里的石头,为人又臭又硬。
但他的手艺确实没的挑,由他做出来的印版,甭管是字是画,全都平整顺滑、线条分明,而且极其耐用。
今天早上,李班头儿照例给那十几个学徒分发工钱,本来也没什么事儿,可发着发着,就有个小年轻忍不住在他面前抱怨起来,说辛辛苦苦一个月,就换来这点工钱,够干什么的?
李班头儿一听这话,立马火了,张嘴就骂:“在那穷嘟囔什么呢,少你钱了还是咋的,一天天活儿干得不咋地,你他妈还挑上了,能干就干,不能干痛快滚蛋,这么大个厂子,还愁招不到人么?”
那小年轻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平时闷头闷脑的,任打任骂,绝不吭声,今天却突然反呛了一句,说:“工钱是没少,能买的东西变少了,外头的物价都涨成什么样了,赶上你工钱多,在这说什么风凉话——”
话音未落,李班头儿抡起胳膊就扇了那年轻人一耳光,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你小子才入行几年,还他妈跟我比上了,前天你弄坏了一块板子,扣你两块钱!”
“你敢!”
要不怎么说,平时看见那些闷头闷脑的人,千万别去招惹,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这种老实人不还手则已,只要还起手来,那便是新仇旧恨一起算,下手就往死里弄。
那年轻人突然炸毛,掐住李班头儿的脖子便倒地扭打起来。
不一会儿,李班头儿的脸色便已渐渐发紫。
眼看着就快闹出人命了,众人急忙上前拉架,厂房里顿时一阵骚动。
混乱片刻,总算将两人扯开,可与此同时,劳工的情绪却也跟着沸腾起来,似乎终于找到了某种宣泄的由头,便将这段时间心里的憋闷统统释放出来,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叫歇。
归根结底,还是工钱的事儿。
江连横也很认同,“不过,既然他们现在嚷着开除李班头儿,那你就把他开了呗,管他有用没用的,先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也行啊!”
“我说了呀!”朱总办无奈道,“可他们不相信,非得让我交人!好家伙,那李班头儿现在正搁我办公室里捯气儿呢,再看这阵仗,我把他交出去,还不得让人活活打死呀!”
“莫会长怎么说?”
“五爷的意思是,待会儿先让巡警把李班头儿带走,就说是衙门查案,走个过场,把人送出,然后他跟劳工商量,让他们派几个代表,明天再来谈判,反正先把这件事压下去再说吧!”
“那就得看那些劳工听不听劝了。”
“我估计应该没问题,他们现在正是气头上的时候,别看现在叫得厉害,但毕竟事先也没啥准备,估计等到晌饭的时候,差不多也就该散了。”
“散了也是回去商量对策,”江连横笃定道,“明天才是真正的叫歇呢!”
“是啊!”朱总办叹了口气,忽然抱拳道,“江老板,您是有手段的人,在这节骨眼儿上,您可得帮忙想想办法呀,真要闹大了,咱这奉天联合商会也跟着受损呐!”
江连横不置可否。
在省府明确要求奉天商会介入调停以前,他并不打算冒然接管,一来没有好处,二来没有名义,但身为奉天的总把头儿,同时兼任省城密探顾问,他却有必要时刻了解此事的最新动向。
“朱总办,今儿晚上有空,你把莫会长叫上,咱仨找个地方商量商量吧?”
“好好好,江老板,我就等您这句话呢!”
“对了——”江连横忽然想起什么,“如果方便的话,你把那位李班头儿也叫上吧!”
“叫他?”
朱总办有点莫名其妙,但既然是江连横的要求,便也没再多问,只顾点头应承下来。
(本章完)
江连横一听,立马放下二郎腿,坐直了身子问:“谁撺掇的,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这我也不知道呀!”闯虎渐渐喘匀了气息,指着窗外说,“反正印刷厂那边已经开始闹上了,动静还不小呐!”
江连横眉头紧蹙,但并未自乱阵脚,反倒靠在沙发上,暗自沉思不语。
事发突然,闯虎的嗓门有点大,刚刚说明了情况,就见胡小妍坐着轮椅,从餐厅里朝这边赶来。
张正东见状,连忙快步迎过去,将大嫂推进了客厅。
胡小妍没有半句废话,进屋就问闯虎:“你去现场看了么?”
“看了,我刚从那边过来。”
“叫歇的劳工里面,有没有条幅标语之类的东西?”
闯虎一愕,摇摇头说:“这倒没有。”
“那有没有固定的口号?”胡小妍紧接着又问。
“嘶,好像也没有。”闯虎忆起印刷厂那边的情形,随即解释道,“至少我刚才经过的时候还没有,那边现在乱着呢,劳工全都堵在厂房门口,乌泱泱的,喊什么的都有,也听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胡小妍松了口气,转头看向江连横,却说:“那还好,这次叫歇应该是临时起意,不是事先预谋的,咱家没提前收到消息,也算情有可原。”
江连横点了点头,忽然问道:“看见印刷厂的朱总办了么?”
“没看见,”闯虎说,“不过,我听围观的人讲,朱总办好像被劳工堵在厂房里了,现在已经报了官,等着老柴过去处理呢。”
“现在印刷行会的会长是谁来着?”
“莫老五呀,我来的时候还看见他在厂房门口帮忙调停呢!”
闯虎身为一介“文人骚客”,自然对省城里的印刷行业了如指掌。
他自己也有一家印刷所,但那根本谈不上是厂房,顶多算是一家小作坊,总共三五个人,平时流动作业,主要刊印那些艳情秽史,虽然有伤风化,但却并无任何立场,官府便也懒得严查深究。
可奉天印刷厂却大不相同,这是一家官商合办的工厂,不仅刊印省府公文和学校教材,同时还是多家报馆的合作机构,业务范围很广,堪称是奉天省规模最大的印刷厂了。
别看只是一家印刷厂,真要细究下来,也有排版工、制版工、印刷工、调墨工、裁剪工、装订工、质检工等等多个工种,再算上装运、分发之类的跑腿零工,整个工厂将近三多百号劳工。
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影响却很严重。
这些劳工一旦叫歇,奉天的新闻行业、广告行业立刻便会遭受重创,甚至就连省府公文都无法及时交付。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
印刷业的行会俗称“印字帮”,会长由各家印刷所共同推举而来。
会长虽无实权,说话却很有分量,常常牵头制定行规,如划定工价、控制业内人数、限制同业挖角、制定采购策略等等。
莫老五是“印字帮”的老会长了,人在业内颇有些资历。
去年春天,他因牵头制定了行规“为保护民族商业,严禁省城印刷所采购东洋油墨”而备受好评。
但他终究是老板的身份,无论社会各界如何叫好,在劳工眼里,他仍旧是个敲骨吸髓的黑心厂主。
现如今,奉天商界繁荣,各行各业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通常情况下,每逢劳资纠纷,便会由厂房老板和行会会长共同出面调停,倘若无法解决,联合商会便会介入其中。
江连横一听朱总办和莫老五都在现场,却没能平息叫歇,立时便有点坐不住了,忙起身说:“我过去看看什么情况。”
胡小妍随即提醒道:“官府没定性之前,你别跟着瞎掺和!”
“知道了。”
江连横应了一声,赶忙出门叫来司机,带着闯虎乘车离开宅院。
胡小妍慌忙转动轮椅,凑到窗边张望,直到汽车渐渐远去,仍旧怔怔地没缓过神来,目光自是忧心忡忡,远胜以往。
张正东见了,便缓步走过来,低声宽慰道:“嫂子,这种事儿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别太担心了。”
胡小妍却摇了摇头,淡淡地说:“这次不一样,人要是穷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
奉天印刷厂位于城西工业区边缘地带,江连横在几个保镖的陪同下,顺小西关出了关厢,一路绝尘而去。
等到了地方,才发现衙门口的老柴已经开始在现场维持秩序了。
几十个大盖帽端着步枪,横在胸前,沿着厂房大门站成两排,呵斥叫歇的劳工后退,防止事态恶化升级。
印刷厂的劳工也并非铁板一块,真正聚在门外抗议的,其实只有一二百人,少数文职人员站在厂房院子里,神情略显茫然无措,其余劳工,或许是有些怯懦的缘故,一见老柴赶来,便立时散去了大半。
江连横让司机把汽车停在远处,随后摇下车窗,一边抽着香烟,一边观望厂房内外的形势。
劳工群情激奋,一个个振臂高呼,尽管嗓门儿很大,却是一通乱叫,唯有“涨工钱”这三个字喊得还算齐整。
仔细再听,隐约还能分辨出有人在喊:“开除李班头儿!开除李班头儿!”
“李班头儿是谁?”江连横皱眉问道。
“这、这我哪知道呀?”闯虎也是满脸困惑,“我又不在这上班,有几个管装运的我倒是认识。”
“你不是说朱总办在里头么?”江连横指着厂房大门吩咐道,“你去把他叫出来,我问问他现在是什么情况。”
“啊?”
闯虎一听,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似的,连忙推脱道:“东家,咱别逗了,你看看那边都已经闹成什么样了,我这小身板儿要是过去,还不得让人当球儿似的给踢回来呀?”
江连横训斥道:“你是不是整天写书写魔怔了,自己老本行是干啥的都忘了?”
闯虎眨了眨眼睛,沉思片刻,才说:“那我……从旁边的院墙翻进去?”
“快去快回!”
“东家,其实我觉得……”
江连横不想听他磨蹭,立马推开车门,一脚把他踹了下去:“赶紧的,就现在这阵仗,指不定得拖到什么时候呢!”
闯虎拍两下屁股,万般无奈,只好闷头冲印刷厂的院墙走去。
江连横顺着他的身影朝前张望,忽然又见厂房门口,有个身穿绸缎大褂的圆脸中年,正夹在劳工和巡警之间,左右顾盼,尽力说和——这人便是奉天“印字帮”的行会会长莫老五了。
因为距离太远,所以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只知道他每换一次笑脸,便会迎来劳工的轮番咒骂。
几个领头的老柴正在竭力维持秩序,但由于事发突然,没有官府授意,也不敢冒然抡起警棍对劳工动粗。
于此同时,人群中“开除李班头儿”的呼声也在愈演愈烈。
种种迹象表明,这场叫歇似乎只是源于一次意外。
江连横坐在车里抽了两根烟,正要点起第三根时,却听驾驶座上的司机转头说:“东家,虎哥回来了。”
隔着挡风玻璃朝前望去,果然就见闯虎领着一个劳工打扮的中年男子,鬼鬼祟祟的避开人群,正朝这边小跑过来。
江连横推开车门迎接,朱总办立马低头钻进车厢,闯虎紧随其后,揉着脖颈龇牙咧嘴,两侧肩膀上印着一双脚印。
“朱总办,怎么这身打扮?”江连横问。
“嗐,怕被认出来呗!”朱总办惊魂未定,频频望向厂房大门,摇头咒骂道,“一天天的,净他妈给我找事儿,幸亏巡警来得快,要不然我那办公室都得让他们给砸了!”
“情况这么严重?”
“其实也没啥,芝麻大的屁事儿,他们就是想借题发挥,没事儿也会找事儿。”
江连横见他如此惊慌,不由得有点好奇:“那你怎么还在这厂房里待着,我以为你早走了呢!”
提起此事,朱总办忍不住捶胸顿足,却道:
“最开始的时候走不了,那帮劳工跟疯狗似的,差点把我给打了。后来官差到了,我寻思要走,结果他们也不让,说是怕劳工发现,引起事态恶化。江老板,这也就是你派人来找我,否则蒋二爷他们还不放我走呐!”
“难不成就打算这么一直耗下去?”
“谁知道呢!”朱总办叫苦道,“官府刚才来电话了,说是先观察观察,了解劳工诉求,行动尽量克制,要是下午还不散,再强行遣散劳工。”
这也难怪,官府虽然痛恨叫歇,但在处理此类事端时,总是难免格外谨慎,非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使用武力。
毕竟众怒难犯,倘若冲动行事,不仅不会平息叫歇,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将现有的形势激化为更大规模的罢工狂潮。
事实上,只要劳工的愤怒没有转向官府,老柴对这类事情的处理,往往更倾向于克制,而非暴力。
话到此处,江连横不禁追问道:“朱总办,我听他们好像在那喊‘开除李班头儿’,今天这场叫歇,到底因为什么呀?”
朱总办冷哼一声,撇撇嘴说:“听他们在那瞎喊,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工钱的事儿么!”
“你拖他们的工钱了?”
“没有没有。”
朱总办连连摆手,随即交代了这次叫歇的来龙去脉。
原来,奉天印刷厂因为承接了各家晨报、晚报的刊印工作,所以厂内的劳工都是黑白两班倒,恰好今天又是发工钱的日子,劳工上班格外积极,天还没亮,就有不少人提前赶来等着接班发工钱了。
李班头儿是印刷厂的老师傅,手底下管着十几个制版工,也负责给他们发放薪饷。
此人技艺了得,因为能耐大,所以脾气也大,眼里不容沙子,工作上但凡发现点毛病,张嘴就骂,抬手就打,动不动还因此克扣工钱,堪称是印刷厂茅坑里的石头,为人又臭又硬。
但他的手艺确实没的挑,由他做出来的印版,甭管是字是画,全都平整顺滑、线条分明,而且极其耐用。
今天早上,李班头儿照例给那十几个学徒分发工钱,本来也没什么事儿,可发着发着,就有个小年轻忍不住在他面前抱怨起来,说辛辛苦苦一个月,就换来这点工钱,够干什么的?
李班头儿一听这话,立马火了,张嘴就骂:“在那穷嘟囔什么呢,少你钱了还是咋的,一天天活儿干得不咋地,你他妈还挑上了,能干就干,不能干痛快滚蛋,这么大个厂子,还愁招不到人么?”
那小年轻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平时闷头闷脑的,任打任骂,绝不吭声,今天却突然反呛了一句,说:“工钱是没少,能买的东西变少了,外头的物价都涨成什么样了,赶上你工钱多,在这说什么风凉话——”
话音未落,李班头儿抡起胳膊就扇了那年轻人一耳光,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你小子才入行几年,还他妈跟我比上了,前天你弄坏了一块板子,扣你两块钱!”
“你敢!”
要不怎么说,平时看见那些闷头闷脑的人,千万别去招惹,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这种老实人不还手则已,只要还起手来,那便是新仇旧恨一起算,下手就往死里弄。
那年轻人突然炸毛,掐住李班头儿的脖子便倒地扭打起来。
不一会儿,李班头儿的脸色便已渐渐发紫。
眼看着就快闹出人命了,众人急忙上前拉架,厂房里顿时一阵骚动。
混乱片刻,总算将两人扯开,可与此同时,劳工的情绪却也跟着沸腾起来,似乎终于找到了某种宣泄的由头,便将这段时间心里的憋闷统统释放出来,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叫歇。
归根结底,还是工钱的事儿。
江连横也很认同,“不过,既然他们现在嚷着开除李班头儿,那你就把他开了呗,管他有用没用的,先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也行啊!”
“我说了呀!”朱总办无奈道,“可他们不相信,非得让我交人!好家伙,那李班头儿现在正搁我办公室里捯气儿呢,再看这阵仗,我把他交出去,还不得让人活活打死呀!”
“莫会长怎么说?”
“五爷的意思是,待会儿先让巡警把李班头儿带走,就说是衙门查案,走个过场,把人送出,然后他跟劳工商量,让他们派几个代表,明天再来谈判,反正先把这件事压下去再说吧!”
“那就得看那些劳工听不听劝了。”
“我估计应该没问题,他们现在正是气头上的时候,别看现在叫得厉害,但毕竟事先也没啥准备,估计等到晌饭的时候,差不多也就该散了。”
“散了也是回去商量对策,”江连横笃定道,“明天才是真正的叫歇呢!”
“是啊!”朱总办叹了口气,忽然抱拳道,“江老板,您是有手段的人,在这节骨眼儿上,您可得帮忙想想办法呀,真要闹大了,咱这奉天联合商会也跟着受损呐!”
江连横不置可否。
在省府明确要求奉天商会介入调停以前,他并不打算冒然接管,一来没有好处,二来没有名义,但身为奉天的总把头儿,同时兼任省城密探顾问,他却有必要时刻了解此事的最新动向。
“朱总办,今儿晚上有空,你把莫会长叫上,咱仨找个地方商量商量吧?”
“好好好,江老板,我就等您这句话呢!”
“对了——”江连横忽然想起什么,“如果方便的话,你把那位李班头儿也叫上吧!”
“叫他?”
朱总办有点莫名其妙,但既然是江连横的要求,便也没再多问,只顾点头应承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