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他摇了摇鹅毛扇,深吸了一口气,“待朝廷重归长安时,我有意将公学考试推而广之,遍至天下,你好歹也令瞻儿读读书,莫待他来长安时,连寻常世家子都比不过。”</br></br> “我觉得完全没问题啊,”你想了想,“先生说的寻常世家子是哪一种?”</br></br> 诸葛丞相看了你一眼,“我年幼在琅琊时……”</br></br> ……………………</br></br> 你觉得他这是在双标,因为正常人都不会拿自己的孩子跟诸葛亮(哪怕是幼年时期)比,但他真就不仅比了,而且比得理直气壮。</br></br> ……这个角度讲,贾政都比他讲道理!贾政也只是要求宝玉读读书,没要求宝玉比得过诸葛亮啊!</br></br> 你就呵呵哒了,“我觉着这不对。”</br></br> 丞相瞥你一眼。</br></br> “要这么比,我寻思诸葛丰也比不——先生!山高水长的,莫糟蹋鹅毛扇!”</br></br> --------------------</br></br> 潼关大战总是没找到感觉……捂脸</br></br> 感谢在2021-01-07 21:44:36~2021-01-08 21:37: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br></br>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 32瓶;山有扶苏 10瓶;</br></br>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br> 第110章 99</br></br> ====================</br></br> “胡地多飚风, 树木何修修!</br></br>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br></br>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br></br> 秋风乍起, 草木也见了枯色。</br></br> 陇中麦熟期已过, 农人收割过粮食,大大小小的鸟儿飞进田野间,与那些失了丈夫与父亲的孤儿寡母争夺田间最后一颗麦穗。</br></br> 沿着河岸向北行进的十几骑走得并不快,为首者肤色黝黑, 是个三十余岁,西凉长相的武将。他漫不经心的巡查河岸那些大大小小的堡垒和瞭望塔。</br></br> 诸葛丞相十分看重渭北一线的防御, 修建了数十座瞭望塔,日夜不停的监视着河对岸的动向, 除此之外,又遍布探哨, 称得上是严防死守,绝不令魏军偷袭渡河。</br></br> 但在董暠看来,丞相实在谨慎太过。</br></br> 自禹门口而至潼关, 黄河只有两处水势平缓,可渡河之处。一处为蒲坂,过河便是渭北大营,孟起将军亲自镇守, 可保无恙;另一处在龙门,距离魏军的弘农大营足有三百余里, 道路崎岖难行, 夏阳城又建在过河口处, 堪称万无一失, 怎需如此戒备, 每日探查不休?</br></br> “将军,要歇一歇吗?”心腹察言观色,策马上前,“也顺便巡查一番附近村庄有无异样。”</br></br> 村庄能有什么异样呢?营中每日派出近百斥候,村庄都认得这些西凉士兵的面孔了,据说前些日子还出过那么一档子事:某名斥候过时未归,营中以为出了什么事,多派哨马出去探查,才发现那名斥候去一户农家同家中女孩儿交流感情,正巧被田间归来的女孩儿父亲逮了个正着。</br></br> 这事一时传为营间笑谈,马将军听闻后没忍住火爆性子,差点拔剑砍了那个斥候,最后据说是农户求了田吏亭长来营中求情,才免了那军士的死罪,至于最后是不是被将军逐出军营,去当人家的女婿,这就无人得知了。</br></br> 想到这一桩新闻,董暠也叹了口气。</br></br> 他跟在将军身边,自然谨言慎行,就连倾慕那名沓中酒家女,也是老老实实去提了亲,走了流程的……</br></br> 但世事并不尽如人意,他用这几年攒来的私房钱换来美人垂青,家中大妇倒也没为难他那娇娇怯怯的侧室,就是从此之后,驿站再为同袍送来寒衣家信时,他再也没收到过自己那份。</br></br> …………就好像大妇已经全然将他弃之脑后了一样。</br></br> 这也太惨了。</br></br> “再继续向前吧。”董暠从胸腔中呼出一口浊气,“前行至夏阳外三十里处,而后再回返。”</br></br> 他策马前行,其余骑兵们也一夹马腹,随即跟上。</br></br> 不知谁又唱起那首古歌,沉郁苍凉,他虽不通文墨,却也能跟着一和。</br></br>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br></br>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br></br> 当古歌最后一个字的尾音落进渐凉的秋风里时,这位从小跟随阿兄四处征战的偏将军忽然勒住缰绳,止住了骑兵前行。</br></br> 有什么低沉的回响,自远处而来。</br></br> 似夏日里的闷雷,却远比那更令他熟悉。</br></br> 前方是一片坡地,董暠猛地一夹马腹,策马冲上丘陵时,路边田野里正捡拾稻谷的农妇稚子也疑惑地三三两两,抬起了头。</br></br> 自夏阳方向,一大片黑云铺展开来,以极其有压迫性的姿态涌向了他。</br></br> 那不是从天而降的黑云。</br></br> 那是曹魏的玄色旌旗。</br></br> 因而闷雷般的回响声此刻也变得明晰——是千万匹战马奔腾时,土地也为之颤抖的声音!</br></br> 夏阳已失!</br></br> 但这一路竟无斥候报信?!</br></br> 须知营寨附近五十里皆有斥候探马,只要有半分异样,必须回报!</br></br> 这个念头闪过脑海时,董暠调转马头,拼命向着大营而去!</br></br> 建安三十三年九月,司马懿率部五万余经龙门渡河,南下夏阳而直攻渭北,郭淮张郃率部自蒲坂而出,搭浮桥为援,一时关中震动。</br></br> 最先得知消息的不是诸葛丞相的渭南大营,而是与马超部互为犄角的临晋。</br></br> 此时领一万兵马驻守临晋的翊军将军邓艾接到急报后,却并未立刻出兵救援,而是坐在府中沉思起来。</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