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幕府首秀【12】
初平二年,九月壬戌日。
又逢一年秋收季,魏哲再次带领麾下文武前往麦田行收割礼。
天公作美,今年虽不是大熟之年,但勉强也达到了小稔的水准。
尤其是随着源自辽东的铁犁在幽燕三州普及,生产力出现了不小的提升。
即便每亩产量依旧比不上冀州、兖州这种中原膏腴之地,但也算不错了。
有了这批粮食,魏哲大兴屯田的计划将再无阻碍。
然而魏哲还没高兴多久,幕府从事田畴便匆匆赶到田间送来了一个坏消息。
“启禀君侯,涿郡范阳县境内有青州流民队遭遇袭杀,伤亡五百余。”
这次死亡人数算不得多,但田畴却丝毫不敢耽搁。
事实也确实如此,本来还满脸笑意的魏哲闻言顿时脸色一黑。
“……几次了?”
田畴闻言小心翼翼道:“回君侯,算上这次已经有三次了,累计共伤亡流民千余人,被掳者不下三千!”
田畴知道自家主公为什么生气,毕竟现在整个幽燕之地谁不知道左将军虽是沙场名将,但却如老农一般最喜屯田,走到哪里便屯到哪里,听说冀州士族都有人嘲讽他是屯田将军。
当然,别人怎么说魏哲不在乎,只要别耽误他种田就行。
但是这一次,张燕却真的激起了魏哲的杀心了。
要知道魏哲以青州流民屯田并州并非为一时之利,更是为了除后世之隐患。
不用迁徙太多,只需要让并州汉民恢复到前汉水准,那么胡人内迁就会泡汤。
即便再有胡人南下那也是作为汉军的俘虏,被彻底打散编制安置在大汉各地。
一个是被动承受侵略,一个是主动消化吸收,两者的结果可是迥然不同的。
而张燕的突袭,无疑大大阻碍了这一迁徙进度。
不过从张燕的角度来看这么做倒是无可厚非。
毕竟迁徙到并州的青州流民越多,徐荣与张辽的实力就越强大,并州便越有可能落入魏军的掌控之中,张燕自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最关键的是突袭移民队伍对黑山军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张燕既可以用此事向邺城交差,同时也能借机壮大自家实力,要知道这些流民本来就是青州黄巾,和黑山军也算是有着香火情分。如今张燕从魏军手中夺走他们,青州黄巾也算是变相的与黑山军汇合了。
而且突袭流民队伍的风险可比攻击魏军要小多了,张燕自然频频出动了。
只可惜张燕低估了魏哲对这次迁徙计划的重视!
张燕恐怕都没有想到,他这一偷懒摸鱼的举动却恰恰击中了魏哲的软肋。
回城之后,魏哲没有一点耽搁当即召集众文武开会。
目的就一个,那就是如何弄死张燕、弄死黑山军!
……
“君侯,此事恐怕不好办!”
饶是戏志才足智多谋,此刻也忍不住挠头。
“黑山贼地处太行诸山谷…哦,不对,现在是黑山郡了。”只见戏志才一脸无奈的摇头道:“其山险地狭,本就易守难攻,更兼深入冀州腹地,欲灭黑山贼必先灭冀州,否则绝无可能!”
不是戏志才高估黑山军,而是他们的地理优势实在太好了。
除了冀州牧袁绍之外,其他势力想灭黑山军基本门都没有。
见戏志才这么一说,一旁的国渊亦是点了点头。
只见他面色诚恳道:“还请明公息怒,黑山贼纵然跳脱亦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对此将死之人又何必与他计较?待大军平定冀州,黑山贼反手可平!”
国渊倒不是一味地劝魏哲忍让,他也有应对之策。
“为保流民迁徙安稳,一来可加强涿郡一线兵力,震慑黑山。二来或可令青州俘虏绕道涿县以避袭扰。涿县乃涿郡治所,若黑山贼敢深入此地,我军便可瓮中捉鳖,教他有来无回!”
不得不说,国渊此法确实是老成持重之策。
但魏哲略作思考便摇头否决了:“若依此策岂不是又要消耗大批粮草?今明两年大兴屯田,府中仓禀本就不丰实,为一区区黑山贼便增如此损耗,不妥不妥!”
毕竟无论是流民绕道迁徙,还是增加沿线兵力,损耗的粮草都不是小数目。
“况且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只见魏哲肃然道:“久守必失,若不及时斩草除根,长此以往涿郡屯田必定荒废!”
见魏哲态度如此坚决,国渊也无可奈何。
而且魏哲说的也有道理,念及此处,国渊顿时愁眉不展。
然而正当众人苦思冥想之际,一直未曾开口的田丰却一脸淡然之态。
魏哲见状便知道他有了主意,当即虚心请教道:“元皓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不想田丰闻言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魏哲一个问题。
“不知明公是非杀张燕不可,还是必除黑山军?”
说到这里,却见田丰话音微微一顿,方才缓缓道:“亦或是只求涿郡太平?”
田丰此言一出,倒是让魏哲愣住了,他本想说这都是一回事儿。
可是话未出口,魏哲便意识到眼前这个问题确实可以细化。
于是略作沉吟,魏哲便果断道:“以涿郡安稳为要,其他都可暂且不提。”
田丰闻言这才颔首道:“既然如此,卑职这里倒是有一个想法!”
而田丰话音刚落,堂内众文武便忍不住面露诧异之色。
如果是先前劝谏只是让人看到了田丰的刚直秉性,那么这次便是让幕府众人见识到了田丰奇谋妙略!
从这个角度来说,田丰在幕府的首秀堪称完美,而魏哲对他的表现更是满意。
于是当晚一张针对黑山军的大网便悄然拉开……
——
还有一章下午发,想到该怎么处理了,我先睡会,醒来就写。
(本章完)
初平二年,九月壬戌日。
又逢一年秋收季,魏哲再次带领麾下文武前往麦田行收割礼。
天公作美,今年虽不是大熟之年,但勉强也达到了小稔的水准。
尤其是随着源自辽东的铁犁在幽燕三州普及,生产力出现了不小的提升。
即便每亩产量依旧比不上冀州、兖州这种中原膏腴之地,但也算不错了。
有了这批粮食,魏哲大兴屯田的计划将再无阻碍。
然而魏哲还没高兴多久,幕府从事田畴便匆匆赶到田间送来了一个坏消息。
“启禀君侯,涿郡范阳县境内有青州流民队遭遇袭杀,伤亡五百余。”
这次死亡人数算不得多,但田畴却丝毫不敢耽搁。
事实也确实如此,本来还满脸笑意的魏哲闻言顿时脸色一黑。
“……几次了?”
田畴闻言小心翼翼道:“回君侯,算上这次已经有三次了,累计共伤亡流民千余人,被掳者不下三千!”
田畴知道自家主公为什么生气,毕竟现在整个幽燕之地谁不知道左将军虽是沙场名将,但却如老农一般最喜屯田,走到哪里便屯到哪里,听说冀州士族都有人嘲讽他是屯田将军。
当然,别人怎么说魏哲不在乎,只要别耽误他种田就行。
但是这一次,张燕却真的激起了魏哲的杀心了。
要知道魏哲以青州流民屯田并州并非为一时之利,更是为了除后世之隐患。
不用迁徙太多,只需要让并州汉民恢复到前汉水准,那么胡人内迁就会泡汤。
即便再有胡人南下那也是作为汉军的俘虏,被彻底打散编制安置在大汉各地。
一个是被动承受侵略,一个是主动消化吸收,两者的结果可是迥然不同的。
而张燕的突袭,无疑大大阻碍了这一迁徙进度。
不过从张燕的角度来看这么做倒是无可厚非。
毕竟迁徙到并州的青州流民越多,徐荣与张辽的实力就越强大,并州便越有可能落入魏军的掌控之中,张燕自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最关键的是突袭移民队伍对黑山军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张燕既可以用此事向邺城交差,同时也能借机壮大自家实力,要知道这些流民本来就是青州黄巾,和黑山军也算是有着香火情分。如今张燕从魏军手中夺走他们,青州黄巾也算是变相的与黑山军汇合了。
而且突袭流民队伍的风险可比攻击魏军要小多了,张燕自然频频出动了。
只可惜张燕低估了魏哲对这次迁徙计划的重视!
张燕恐怕都没有想到,他这一偷懒摸鱼的举动却恰恰击中了魏哲的软肋。
回城之后,魏哲没有一点耽搁当即召集众文武开会。
目的就一个,那就是如何弄死张燕、弄死黑山军!
……
“君侯,此事恐怕不好办!”
饶是戏志才足智多谋,此刻也忍不住挠头。
“黑山贼地处太行诸山谷…哦,不对,现在是黑山郡了。”只见戏志才一脸无奈的摇头道:“其山险地狭,本就易守难攻,更兼深入冀州腹地,欲灭黑山贼必先灭冀州,否则绝无可能!”
不是戏志才高估黑山军,而是他们的地理优势实在太好了。
除了冀州牧袁绍之外,其他势力想灭黑山军基本门都没有。
见戏志才这么一说,一旁的国渊亦是点了点头。
只见他面色诚恳道:“还请明公息怒,黑山贼纵然跳脱亦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对此将死之人又何必与他计较?待大军平定冀州,黑山贼反手可平!”
国渊倒不是一味地劝魏哲忍让,他也有应对之策。
“为保流民迁徙安稳,一来可加强涿郡一线兵力,震慑黑山。二来或可令青州俘虏绕道涿县以避袭扰。涿县乃涿郡治所,若黑山贼敢深入此地,我军便可瓮中捉鳖,教他有来无回!”
不得不说,国渊此法确实是老成持重之策。
但魏哲略作思考便摇头否决了:“若依此策岂不是又要消耗大批粮草?今明两年大兴屯田,府中仓禀本就不丰实,为一区区黑山贼便增如此损耗,不妥不妥!”
毕竟无论是流民绕道迁徙,还是增加沿线兵力,损耗的粮草都不是小数目。
“况且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只见魏哲肃然道:“久守必失,若不及时斩草除根,长此以往涿郡屯田必定荒废!”
见魏哲态度如此坚决,国渊也无可奈何。
而且魏哲说的也有道理,念及此处,国渊顿时愁眉不展。
然而正当众人苦思冥想之际,一直未曾开口的田丰却一脸淡然之态。
魏哲见状便知道他有了主意,当即虚心请教道:“元皓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不想田丰闻言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魏哲一个问题。
“不知明公是非杀张燕不可,还是必除黑山军?”
说到这里,却见田丰话音微微一顿,方才缓缓道:“亦或是只求涿郡太平?”
田丰此言一出,倒是让魏哲愣住了,他本想说这都是一回事儿。
可是话未出口,魏哲便意识到眼前这个问题确实可以细化。
于是略作沉吟,魏哲便果断道:“以涿郡安稳为要,其他都可暂且不提。”
田丰闻言这才颔首道:“既然如此,卑职这里倒是有一个想法!”
而田丰话音刚落,堂内众文武便忍不住面露诧异之色。
如果是先前劝谏只是让人看到了田丰的刚直秉性,那么这次便是让幕府众人见识到了田丰奇谋妙略!
从这个角度来说,田丰在幕府的首秀堪称完美,而魏哲对他的表现更是满意。
于是当晚一张针对黑山军的大网便悄然拉开……
——
还有一章下午发,想到该怎么处理了,我先睡会,醒来就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