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baduyy.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46章 伤天和不伤文和,吾乃天下第一毒!萧和:我气运在身,百毒不侵!
  “文和你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曹操一听贾诩有计,精神陡然为之一振。
  贾诩遂请虎卫,将地图拿来,铺展在了曹操面前。
  “魏公请看,这临淄城四周湖河密布,河有淄水,时水,浊水,湖有巨定湖,可谓四面环水。”
  “现下再有一月便会春雨普降,届时这些湖河定然水势大涨。”
  “臣此计,乃是魏公率三千步骑,先退往济水以西,一者免于被楚军围于临淄,二者可等待援兵到来。”
  “魏公可择一员大将,率七千精锐坚守临淄城,将萧和的楚军牢牢牵制于临淄城下。”
  “萧和虽胜,兵马不过两万余人,在不攻陷临淄的情况下,断然不敢越过临淄,继续向青北诸郡进军。”
  “魏公便以这临淄城为饵,待楚军四面围城之时,便派轻骑四出,将巨定湖,淄水,时水等周遭湖河全部掘开。”
  “到那时,洪水便会四面八方袭卷临淄,必能将城外的楚军一举淹没!”
  “如此,魏公便可以毒攻毒,以水淹之计不费吹灰之力重创楚军。”
  “尔后我军再趁胜东进,自可以摧枯拉朽之势,一鼓作气将青东失地尽数收复也。”
  贾诩手指着地图,洋洋洒洒为曹操献上一计。
  曹操顾不得腚伤隐痛,腾的跳了起来,激动的伏在地图前扫视。
  眼神越来越激动,脸上青筋抽动越来越频繁…
  突然,曹操猛一拍案几,大笑起来。
  “好好好,好一招水灌临淄之计!”
  “此计与当年萧和那妖人水淹樊城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文和啊文和,孤就知道你胸中定然藏有奇策,孤若不问,你就不肯说是吧。”
  曹操是笑的合不拢嘴,脸上阴霾尽散,赞许与责备兼有的目光看向贾诩。
  贾诩忙一躬身,自嘲道:
  “魏公言重了,诩食我大魏之禄,焉敢胸有计谋,却闭口不言,不为主分忧之理?”
  “臣也是受潍水一战萧和之计的启发,想起当年樊城的地形,与这临淄城颇为相似,故而才刚刚想到这一计。”
  曹操心情大悦,又岂会真责怨他,只大度一笑:
  “行啦行啦,你也不必慌张辩解,孤也只是激一激你罢了。”
  “看来孤的激将法果然有效,你立时就想到了这一招毕其功于一役的妙计。”
  “好好好,此计若成,你就是孤收复青州失地的第一功臣,孤为你晋爵县侯!”
  诸将一听,无不面露羡慕之色,齐齐看向了贾诩。
  整个魏国上下,爵位最高者,也就夏侯惇的高乡侯而已,至今还未有人能获封县侯的殊荣。
  曹操金口一开,贾诩便有可能是魏国中,第一个晋封县侯之人。
  还是以外姓臣子的身份。
  众人都明白,曹操这是太需要一场大胜了,以至于不惜破格以县侯的爵位,来封赏能让他美梦成真的有功之臣。
  贾诩非但不喜,反倒吃了一惊:
  “臣食主之禄,为主分忧乃是臣的本份,臣焉敢望如此重赏。”
  “这县侯之封,臣万不敢受也~~”
  贾诩想推,曹操却一摆手,不容质疑道:
  “孤屡为那萧和所败,你若能助孤大破此贼,就是助孤打破了那妖人算无遗策的神话,所获不止是收复失地,更是一扫我军上下畏萧贼如虎之心!”
  “如此奇功,区区一个县侯,你贾文和当得起!”
  “就这么定了,你休要再推脱!”
  眼见曹操执意如此,贾诩不好再推脱,只得勉强的拱手谢恩。
  诸将眼见有机会大破萧和,收复失地,萎靡之气自然是一扫而空,精神随之大振。
  “魏公,这齐郡乃青州最富庶一郡,其地虽小却人口稠密。”
  “除了临淄之外,方圆七十里内,还有东安平,安西,博昌等数县,这城中士民,再加上附近乡野之民,至少五六万人。”
  “若用贾太中之策,未免打草惊蛇,我们就不能迁移各县士民,甚至是连示警都不能有。”
  “如此一来,这各处湖河一掘,齐郡便会被淹为一片泽国,这五六万百姓,岂非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尽数为洪水所淹?”
  “这些百姓,皆为我魏国子民啊。”
  “故贾太中这一计,臣以为,是否实施,魏公还当慎重考虑才是。”
  蒋济在一片振奋中,狠狠的泼出了一瓢冷水。
  堂内,霎时间沉寂下来。
  原本热议的诸将,立时鸦雀无声。
  “咳咳,其实蒋子通所言,正是臣开始时曾说,此计有违天和的原由。”
  “此计虽利于国家,却有伤于百姓,有损于天和,恐遭世人诽议。”
  “是否要用此计,臣也请魏公三思才是。”
  贾诩忙跟着附合蒋济,几句话间将皮球踢给了曹操。
  计是我出的,可我也说了,此计阴损,有伤天和,有损你魏公声名。
  用还是不用,你考虑清楚后果,你自己决断。
  至于将来是否会遭至骂名,与我贾诩无关。
  曹操脸上笑容消失,脸色重新阴沉,一时犹豫起来。
  许褚见状,便不以为然的嚷嚷道:
  “什么有伤天和,什么有损魏公的声名,哪里来那么多顾虑。”
  “当年那大耳贼自诩仁义,都能决汉水,灌淹樊城来对付咱们,咱们怎么就束手束缚脚的,顾虑那么多做什么?”
  蒋济苦叹一声,无奈道:
  “许将军啊,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刘备水淹樊城,是因为魏公将汉水北岸诸县百姓,全都已强行北迁,故而刘备才无所顾虑呀。”
  许褚恍悟,一时哑口无言,只得无奈的看向了曹操。
  曹操眉头深皱,目光却向诸将扫来扫去。
  不到万不得已,这水淹自己百姓的骂名,他自然是不想背的。
  至少是不能让他一人独扛,得有人帮他来分担骂名。
  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臣子站出来,力主实施此计,而非似贾诩蒋济那样和稀泥。
  诸将也不傻,张郃孙礼等人,皆是默默低下头来,不作表态。
  “魏公,臣以为,当以大局为重,实施此计!”
  一个铤身而出,打破了沉寂。
  正是曹真。
  曹操眼眸一亮,心下暗自欣慰,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家人啊。
  于是曹操便拂了拂手,示意曹真说下去。
  “魏公爱民如子,此乃天下人皆知之事。”
  “水淹临淄,确实有可能误伤齐郡士民,魏公心中自然是万般不忍。”
  “然若不用此计,则以我军现下兵力,断然无法阻止萧和那妖人长驱直入,黄河以南青州之地,便将尽为伪楚所有。”
  “刘备表面仁义,实则残暴,若其鲸吞下青州,必会强迫这一州百姓充当府兵,沦为他攻城掠地的鹰犬,不知多少人要埋骨他乡,家破人亡。”
  “倘若果真如此,那魏公便是因小义而失了大义,置一州百姓,乃至于我大魏万千子民生死于不顾!”
  曹真一番大义凛然的陈词后,慨然一拱手:
  “故臣请魏公以一州士民为重,以我大魏存亡为重,务必要用贾文和之计!”
  曹操如释重负,嘴角掠起一抹欣慰满意之色。
  曹真这台阶,给他搭的实在是太舒服。
  一切都是为了大魏!
  我是为了保全万千魏国子民,不得不牺牲齐郡几万百姓,是为了大义而牺牲小义啊!
  曹操遂深吸一口气,一脸无奈的叹道:
  “子丹之言,当真是提醒了孤,令孤幡然省悟呀。”
  “罢了,为了青州士民,为了我大魏臣民性命,只能苦一苦齐郡百姓了。”
  “纵有骂名,就让孤一人来担当吧。”
  曹真大赞曹操英明。
  眼见曹操决意已下,蒋济知再劝也无用,便是默然不语。
  计策已定,接下来就是谁来守临淄。
  众将再次沉默。
  率七千孤军,为楚军围困于孤城之中,还要经受洪水淹浸…
  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凶险难料,要押上性命的危险任务。
  “魏公,臣愿死守临淄,做这个诱饵!”
  还是曹真慨然请战。
  曹操欣慰之余,却又犹豫不决。
  曹真毕竟是自家人,此战若成自然是大功一件,若败则必死无疑。
  曹家人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是臣之失职,使东武高密失陷,以至萧和那妖人长驱直入,杀入我青州。”
  “臣有愧于魏公,有罪于国家。”
  “请魏公给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臣必不负魏公信任!”
  曹真慷慨陈词,表明了请缨的动机。
  他是心中有愧,想要借此一战将功补过,洗刷耻辱,重建自己在魏军中的威望,堵住那些质疑他之人的嘴。
  曹操心下权衡,便想此番重任,确实也需要一个既有能力,又绝对忠于魏国的良将来担当。
  自己这养子,确实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权衡再三后,曹操欣然道:
  “这一次的重任,非子丹你不能担当。”
  “好,孤就准你所请,命你率七千精兵坚守临淄。”
  “一月之内,孤必水淹楚贼,率大军前来与你会合,我们一起收复青州!”
  曹真大喜,慨然领命。
  计议已定,当晚曹操便率三千步骑,向济水方向退却,将诏令冀州兖州方面,速调援兵前来驰援青州。
  曹真则自率七千魏军,日夜加固城防,坐等楚军来攻。
  此时的萧和,已率两万步骑西渡潍水,向着临淄杀奔而来。
  沿途营陵,剧县,广县,东安平诸城,皆是望风而降。
  楚军兵不血刃尽取齐郡诸县,大军渡过淄水,对临淄城开始了围城。
  两日之内,四面围营拔地而起,将临淄城围成了水泄不通。
  围城已毕,楚军旋即对临淄城展开了猛攻。
  曹真到底是有两把刷子的。
  凭借着其统军之能,曹真统帅七千魏军,拼死而战,硬生生扛过了楚军七次猛攻。
  楚军久攻不下,萧和为免徒损士卒性命,遂下令停止进攻。
  这场围城战,遂进入僵持局面。
  转眼十日已久,第一场春雨,终于是如期而至。
  中军帐内。
  萧和与诸将正围着临淄沙盘,共议着破城之策。
  “据我斥侯回禀,曹操现下已退至济水北岸的临济城,冀州兖州方面魏军的援兵,也陆陆续续在向临济方向集结。”
  “最迟十五日内,曹操便将兵势复振,有东渡济水杀回临淄的可能。”
  “如今看来,曹贼留曹真坚守临淄,正是想以此城将我们拖住,为其抽调援军争取时间。”
  “若我们不能十五日内破临淄,则曹操率军杀回,我军就要面临内外受敌的境地。”
  “到那时,只怕我们就要放弃攻取临淄,退往淄水东岸的东安平城,与曹操隔岸对峙。”
  张辽将近期所得的情报,一一道了出来。
  诸将一时议论纷起。
  “曹操,你真是如文远所说的意图么…”
  萧和轻捻着下巴,口中喃喃自语。
  便在这时,亲卫来报,称是新任的青州刺史孙乾,亲自押赴粮草已入大营。
  “孙公祐来了,速请!”
  萧和听得老熟人来了,眼眸一亮,当即先放下了眼前战事。
  须臾。
  帐帘掀起,孙乾信步而入。
  “近来春雨普降,道路泥泞了许多,粮车行进不便,所以晚了几日,没有耽误军情吧。”
  孙乾笑着拱手见礼,口中致歉。
  “不晚不晚,来的正好。”
  萧和一拱手,笑道:
  “只是辛苦你孙刺史亲自押运粮草,和实在是过意不去呀。”
  孙乾忙是摇手,自嘲笑道:
  “以乾之才,怎担当得起这刺史之任,是魏公念旧,让乾做了这青州刺史。”
  “乾能为军师讨伐曹贼,略尽些绵薄之力,是乾的荣幸,何来辛苦之说。”
  孙乾乃青州人,当年正是从青州起追随了刘备。
  原本按照回避制度,本州人是不能担当本州刺史的。
  然孙乾却有元从之功,十余年来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刘备正是念着他这份功劳,才破例令孙乾担当青州刺史,让他享受享受衣锦还乡的荣耀。
  萧和看破不说破,遂是哈哈一笑。
  楚军中青州人不多,眼下孙乾这个青州“土著”到了,萧和自然要拉着孙乾参详眼前战局。
  “军谋之道,非是乾所长,乾怕也帮不上萧军师什么忙。”
  “不过这齐郡风土人情,山川地形,乾倒是自问无人能及。”
  孙乾面露几分傲色,指着地图道:
  “这临淄城可是块风水宝地,东有淄水,浊水,西有时水,北又有巨定湖,土地肥沃,良田遍地。”
  “光临淄四周的田地所产,就足以供养我两万大军,其实已无需再调运粮草往前线…”
  孙乾滔滔不绝的描述着临淄,乃至四周山川地形,萧和眼眸却渐渐凝聚。
  春雨普降,道路泥泞,河水大涨,临淄城四面环水…
  种种蛛丝马迹在萧和脑海中汇聚,渐渐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布局。
  “砰!”
  萧和拳头陡然砸在沙盘上:
  “好你个曹贼,好一出毒计啊!”
  被打断的孙乾,茫然的看向了萧和。
  甘宁,张辽等诸将,皆也是神然懵怔,惊疑不解的看向了萧和。
  萧和却一摆手,厉声道:
  “速传令齐郡各县县令,即刻将治下百姓,尽数移驻高处。”
  “再传令下去,各营赶造竹筏,并于附近高地建造新营,随时准备移营高地!”
  这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号令一下,众将全都懵了。
  “萧军师,恕辽愚鲁,不知军师这两道命令的用意何在?”
  张辽最后回过神来,忙是拱手问道。
  萧和目光望向北面,冷冷一笑:
  “因为有人给曹贼出了一道毒计,他要将附近所有湖河水系尽数掘开,将临淄乃至整个齐郡,统统淹成一片泽国!”
  “我不下这两道命令,我两万大军,和一郡数万百姓,我们就全都要被他喂了鱼!”
  此言一出,众将大惊失色。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