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baduyy.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31章 孤向关圣帝君请示
  “殿下,郑泰黄廷等人暗中结纳,想要违抗北伐大计。”
  开宴之前,洪旭带着几个勋将来到官署,检举意欲反叛的郑泰。
  “你将如闪电般归来,举国尽欢颜,大地海洋天空,都在你的光芒之下……”
  朱慈煊听着希腊人华尔康带着一群金厦传教士和荷兰人吟唱的歌曲,一边侧身听着洪旭的举报。
  “北伐两都虽有艰难,然郑泰欲以户官之职,仿大将军收复夷州,断济粮秣来生事。”
  洪旭看了眼面无表情的太子,继续道:“勋旧们多是义军出身,向无法纪。”
  “大将军昔日治军以严,是以难以忍受,太子殿下若不追究他们的过往,他们还是愿意跟随殿下驱逐鞑虏,收复山河的。”
  朱慈煊微微颔首。
  海盗能有什么军纪可言,郑芝龙昔日作为海上皇帝,郑泰、黄廷、洪旭、施琅等人早就习惯胡作非为了。
  更别说,不少人还投过清,跟着李成栋那个搞过嘉定三屠的人,肆虐过闽粤二省。
  郑延平集权抗清,地盘做大后,本就要一步步剪除父亲的旧部。
  如施琅黄梧等人因不得重用,或害怕因罪受罚,直接剃发投清。
  黄恺是郑延平的亲信,杀鸡儆猴。
  洪旭没有内斗之心,束手就范。
  郑泰作为郑延平堂兄,郑家人一贯争权思维,方才撺掇勋旧们自立割据。
  朱慈煊出声问道:“郑泰想如何生乱?”
  洪旭瞧见太子面色红润,不像染疾,心中嘀咕了两声,缓缓说道:
  “联合武将们,逼迫殿下,想要继续掌管金厦的军资粮务,如把大将军逼去夷州一般。”
  “将殿下逼去南澳粤东,他好继续独揽大权。”
  洪旭抿着下唇:“若殿下联合文官和大将军,以大势压他,他自以思明州的军队独立,然后去浯洲岛,私奉郑经割据。”
  “浯洲岛再难立足,就往澎湖夷州。”
  洪旭低声道:“之前说服大将军攻占夷州的何斌,就与郑泰关系密切。”
  “常寿宁被郑泰污蔑,去职幽置夷州,郑泰就是让何斌代为监视的。”
  洪旭话未说尽。
  真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郑泰还有内陆一条路可以走。
  除了施琅黄梧,就南都大败后的这两年,也不乏镇将投清的。
  朱慈煊问道:“郑经不是已经被延平王严加看管了吗?”
  洪旭俯首道:“郑泰到底是在浯洲岛经营了数载,不少官吏依附于他。”
  “即便郑经不行,金厦二岛也不乏有号召力的郑家人,平国公的五子郑袭仍在,他是大将军的幼弟。”
  “思明州官署地下地道纵横交错,连接周边营地,郑泰若真想反叛,思明州的混乱一时难平。”
  朱慈煊看向仍选择忠于郑延平的洪旭几人,轻吐一口气:
  “到底是南都失利后,众将犹疑天命所归,方有些踌躇。”
  “你们等会且看孤是如何向天借命。”
  神圣咏叹已到了最后。
  “在紫禁城三大殿,我们将再次归来,同全体华夏人一起,君士坦丁,慈煊,朱。”
  ……
  因太子染疾,而推迟一日的宴会,正常进行。
  金厦百官看见宴席上的太子面色如常,纷纷松了口气。
  然而郑泰等勋将们迟迟未来,喜庆的宴会陡然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副位上的郑延平,神情一变再变,连番催促下,郑泰仍不至,郑延平眼神已经冰冷的骇人。
  直至日头开始偏西,郑泰一众人方姗姗来迟。
  朝太子和国姓爷拱了拱手,入座的郑泰方才开口请罪:“请殿下和大将军恕罪。”
  “太子殿下攻复海澄后,清军已经开始在周边集军。”
  “臣与诸将正在商议驻守和粮秣事宜,是以晚了一会儿。”
  郑延平没有接过郑泰的敬酒:“海澄海门一线,我让马信驻守,殿下带来的粮秣也留了半数在陆上,不知有什么要劳烦郑户官的?”
  郑泰直视堂弟:“太子的名号太响亮了,清军听闻皆骇然不已,八闽总督李率泰和耿继茂都开始从福州泉州调兵来守漳州。”
  “大有去年敌将达素兴兵二十万来袭之势,马信所部到底人少,是以我与诸将商议,从浯洲澎湖调兵回守海门和思明州。”
  郑延平冷笑两声:“那伪清的兵马还真是源源不绝啊。”
  “去岁二十万大军惨败,今年十余万大军进攻云滇,这会儿又有大军来袭金厦海门。”
  郑泰缓缓叹气:“伪清朝廷到底有整个神州天下,万万百姓,征兵征饷比我们多的多。”
  “我们不休养几年,实在难以收复失地,纵得一两个县,九州万方之下也只能艰难困守。”
  郑泰说着看向对面的张煌言:“就算仗着海上船利,深入故土,也只会像张名振一样,三入长江亦无功而返。”
  郑延平虚眯双眼:“你是反对殿下和我北伐京师了。”
  郑泰微微俯首:“臣不敢,只是三年大战,金厦确实缺粮少饷。”
  “往年有五大商经贸,沿海缙绅助饷,才能足够金厦大军日常开销。”
  “如今将士少了半数,但伪清迁界禁海,五大商去往沿海的贸易尽断,沿海各地也无缙绅可以助饷,就今年的日常军饷,都还缺五十万两呢。”
  郑泰看向朱慈煊,认真道:“殿下从南洋带来的白银大米,臣已经检阅过。”
  “堪够殿下的两千精锐北伐,若金厦出兵,一是无粮,二是东凑西拼,也只能拿出十万两白银以作军需。”
  十万两少吗?
  当初隆武帝拉拢鲁王军队,也只送去了十万两。
  一个精兵二两银子,足够五千精兵一年作战了。
  就算普通士兵的月供和兵饷,也足够一万士卒一年开销。
  但也属实不多,郑延平在东海发放牌饷做保护费,一艘大船一年的保护费就两千两,十万两也就是五十艘船而已。
  郑泰身边的黄廷开口道:“太子殿下,国姓爷,海澄用兵在即,要让金厦安稳,兵马军饷都应用在海澄海门方面。”
  “何况海上即将变风,如何能北上京师,若沿岸而航,指不定在江浙齐鲁就被清军发现,然后伪清朝廷从天下调兵回守京师。”
  “当下还是专注漳州金厦为好,等南洋的粮饷运来,再图粤东江浙,或者两都。”
  郑泰身后的勋将们各自望着永历太子。
  你收复海澄,带着郑延平用大势压来。
  现在我们要守海澄,护住你的功绩,没什么错吧。
  这就是他们商议的对策,军事上让你无从挑剔。
  政治上嘛,没有一个武将是干净的,要是再起常寿宁案抓小辫子,再用间谍言论泼脏水就是了。
  朱慈煊平静的望着一众金厦勋将,轻笑道:“这场宴席,思明州的缙绅百姓送来了不少珍馐美馔,披着甲胄如何享用?”
  “行军打仗宴后再谈就是,现在先卸甲饮宴吧。”
  郑泰等人闻言,下意识看向官署周围全副武装的御营将士。
  为啥带甲赴宴,不就是防太子你搞鸿门宴吗?
  朱慈煊再次出声:“夏日炎炎,卸甲,凉快凉快吧。”
  郑延平拍了下案几:“殿下让你们卸甲,没听到吗?!”
  郑泰拱手道:“请殿下恕罪,清军随时来犯,镇将们披甲是好随时奔赴战场。”
  “不止我们,官署外的副将游击们也是随身带着武器,准备去往海门海澄协助马信将军。”
  朱慈煊仿佛没听到郑泰话语中的威胁之意,转首向陈上川问道:“陈胜才,你是粤东人,可知道你家乡西庵先生的绝命之作?”
  陈上川乃是粤东高州府人,崇祯十五年在肇庆府学读书。
  刚好赶上永历帝在肇庆继位称帝。
  年纪不大,却是永历朝廷的老资历。
  陈上川想了想:“回殿下,西庵先生受蓝玉案株连,临刑作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勋将们再是不通学识,在身边僚属的提醒下。
  也知道了蓝玉在高皇帝酒宴上的跋扈。
  郑泰见黄廷等人都望着他,顿感压力,沉吟两息:“太子殿下爱护我等。”
  “思明州离海澄尚远,还是有披甲的时间,那我们就卸甲饮宴,不负太子殿下的一片苦心。”
  朱慈煊发现郑泰放在案几上的鸟铳,招手道:“正好孤从西洋人那里发现了一门新式火铳。”
  “要为诸将们介绍一下,来人拿两杆燧发枪来,去把官署外的将领们都叫来见识见识。”
  郑泰一时摸不清太子的路子。
  把中层将领叫来,一并除掉,夺走他们的军权吗?
  那也太天真了吧,副将游击们的亲信更加广布军中上下,到时才会真正乱起来。
  等到各镇副将都来到院子中,朱慈煊伸手示意,将火铳拿给勋将们看一看。
  “孤才知道我大明早有了火石击发的鸟铳。”
  “新式火铳和旧式火铳相比,这燧发枪装填略快,射程略远,更不易受潮。”
  郑泰挑了挑眉,这火铳他们军中也有装备,没啥好稀奇的。
  “太子殿下说的对,可惜这火石铳制造相比老火铳,更费钱,一枝要多七八两银子,是以军中只有精锐士卒装备。”
  朱慈煊笑道:“原来如此,不过南洋还是要便宜不少,让我们看一看金厦制造的和南洋制造的有啥区别。”
  郑泰等人闻言,顿时一凛,紧张的看向周围太子亲卫。
  然后者并未如他们预料的一般动手拿人。
  朱慈煊装填火药铅丸:“郑将军也用你的鸟铳一起比较下吧。”
  郑泰犹豫少顷,从腰间的袋子取出火药匙,将火药倒入枪膛。
  朱慈煊等到郑泰黄廷等人放置好弹丸,立时出声:“够了,九杆火铳就足够了。”
  “今天对孤来说,九是个好数字。”
  “不过试枪之前,还是要说一些事的。”
  朱慈煊看向紧握火铳佩剑的勋将们:“孤知道你们有的失职渎职,鱼肉乡里。”
  “但这都是小过,自有御史追办,何况孤在云滇都宽恕了西营诸将投清之过,何论你们这些小事。”
  闻言,不少勋将顿时松了口气。
  “俗话又说,主将无能累死三军,国姓南都自大骄意,使二十万大军惨败,江浙反正义军败亡,论罪,他不是最大的吗?”
  郑延平当场怔住,瞬间便俯首请罪:“请殿下责罚。”
  朱慈煊摇头,敲了敲案几:“清军缓兵,南都难克,北伐失利在天而不在人,延平王有何罪?”
  “在孤看来,你的罪是粤东贻误战机,以使晋王两败粤东。”
  “舟山残害同僚,鸠害张名振。”
  “金厦擅囚宗室,不听圣旨,软禁鲁王。”
  “此三罪你可认。”
  郑延平有些不忿,但张了张嘴,叹了一声:“臣认此三罪。”
  朱慈煊旋即看向一旁震惊的鲁王张煌言:
  “鲁王朱以海,隆武帝在八闽继位,你擅自监国,敌临阵前,犹自内乱,你可认此罪。”
  没想到突然论到自己身上的朱以海同样怔住,被张煌言拉了下衣袖,旋即醒悟过来:“臣知罪,请殿下责罚。”
  “张煌言,你骄纵自阀,不从国姓讨荷复夷,可知罪。”
  早有准备的张煌言,立即出列,跪在郑延平朱以海身边:“臣知罪。”
  朱慈煊三问,金厦权势最大的三个人跪在地上,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唯郑泰惶恐不已,满头大汗,宛如跌入深渊。
  九杆火铳,这才五个罪。
  朱慈煊还要论谁?
  郑延平和朱家亲王都俯首认罪,没被论到身上的勋将绝对会事不关己。
  勋旧联盟,已经分裂了。
  郑泰发现部分勋将开始远离他和黄廷几人,差点想立即起事生乱。
  但生死簿已经点到他了。
  “户官郑泰,你贪赃枉法,侵害民众,可知罪?”
  郑泰立即起身:“太子初至金厦,怕是受小人蛊惑,轻信谣言。”
  “臣任户官六年,兢兢业业,反倒是那常寿宁系东虏奸细,先在金厦离间旧将和国姓。”
  “如今又离间我们与殿下。”
  朱慈煊轻笑两声:“什么常寿宁,孤不知道,只是这几日在思明州,有百姓鸣冤告状,孤才查了你一二。”
  刘玄初把握好时机,拿着一张纸,出列开口:“兹查户官郑泰贪赃枉法,失职渎职;郑泰成为其本人和其家属部众的保护伞,鱼肉乡里,违背抗清救民大义的察检查算。”
  “绅民助饷多征少报920700两。”
  “强占民财搜刮民粮113362两。”
  “金厦贸易贪墨利润529560两。”
  “夷州税赋中饱私囊52500两。”
  “军资粮务多报损耗584100两。”
  “曰本白银南洋香料66000两。”
  “私用船舰自行经商100000两。”
  “户官郑泰任职六年,共计贪赃两百三十六万六千二百二十二两。”
  郑泰大喊道:“我没有,你们在污蔑我!”
  他哪有贪那么多,也就大几十万两而已,多的两百万是在平账吗!
  本以为朱慈煊是要用常寿宁来找事,结果竟然无中生有。
  七个罪,九杆火铳不都要挨到他身上吗。
  郑泰还在喊冤,黄廷和黄昭已经夺过他手上的鸟铳,扭住其胳膊,押至国姓爷身边跪下。
  永历太子只论首恶,就委屈你郑泰了。
  麻蛋,我们还以为只贪了一百多箱银子,怪不得你一直和国姓爷不对付,不归顺太子殿下。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