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檀老板手里还有多少潜在上市企业
第927章“檀老板手里还有多少潜在上市企业?”
“怎么个意思?二位这是不怕中暑么,天天蹲守在这儿?”
两名汽车之友杂志社的记者,从尉来公告日的第二天就赶到了甬城,在向尉来公关部分递交向董事长檀锦程采访要求被拒绝之后,就一直蹲守在成立之后的悦驰新办公地点处。
无他,檀老板最近都在这里办公。
眼下是多事之秋,尉来本向也有不少的问题,加上悦驰的独立也不是开个会那么简单的,这是一个复杂又系统的事儿,他也没有那个时间去专门接受什么采访。
谁曾想这两位记者倒是很执着,还就守在这里好几天了。
“檀总,给个机会呗,我们只问一些寻常的问题,绝对不会耽误您太多的时间,如果您觉得不方便透露的可以不回答某个问题。”
汽车之友是一家依托于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杂志社,创办于1986年,内容涵盖了新车评测,技术解析,行业动态等等方面,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汽车杂志之一,在传统媒体时代拥有很高的权威性。
工程学会虽是社会性组织,但级别还是比较高的,跟各大高校的关系也非常的紧密,以往凭借着工程学会的背景他们的邀约采访非常的方便。
但是今时不同于往日,如今看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互联网媒体成为消费者了解行情动态的主要来源,再想像以前那样滋润的活着显然是比较难了。
再说如今的企业家地位跟往常也不一样,像檀锦程这样的明星级企业家,他们蹲守的这几天里也是挺忐忑的,就怕引起这位的不不高兴。
今天居然专门停下来跟他们打招呼,不过看表情似乎没有什么不满的意思,这让他们放心不少又有些小小的期待。
檀锦程抬手看了看时间:“今天太晚了;这样吧,明天早上你们过来吧,大概九点钟左右的样子,那时候我有15分钟的时间。”
“真的,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明天早上我们一定准时到,绝不耽误檀总您的工作。”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他们只想问几个问题写一篇报道,蹭一蹭这位的热度,没想到居然能混一个专访,这几天顶着的大太阳总算是没有浪费啊。
虽然只给了他们15分钟,但完全是够了的。
檀锦程的15分钟可没那么容易约的,尤其是采访类的,在面对媒体这一块,这位现在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短视频领域,平时都是在某音上更新他的短视频,俨然一名视频博主。
已经很少接受采访的檀老板也不是尉来刚刚成立之时的檀锦程,想要再托人找关系,除了他的朋友之外,那级别上一般的可是够不上。
浙省与甬城这边甚至有专门的默契,那就是尽可能的不去打扰檀锦程以及他旗下企业的生产,除了必要的需求不搞什么调研活动,让企业健康的发展。
“行,那早点回去休息吧,这天气也挺热的,要不要我让人给你们安排一下?”
“不用了不用了,檀总您忙您的,我们有地方住。”
“那行,明天见。”
眼看着檀锦程离开,两名记者眼里全是兴奋:“走,回去写文案去,争取明天能够多提几个问题。”
“哈哈,还以为他把我们叫住是打发我们走呢,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之喜,想来这位今天心情不错吧。”
檀锦程倒不是心情不错就答应了他们的采访,而是近期与他们的主管单位有一个合作,工程学会有一个大学生方程赛,尉来最近准备跟这个赛事搞一些如赞助之类的合作。
“悦驰的独立除了让悦驰系列更好的发展之外,也是为了与现有新能源汽车业务区分开来,把坦克系列并入到新的公司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新的公司命名为尉来悦驰,与尉来完全分离,拥有独立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体系,新悦驰会接手尉来在湘城工厂以及甬城部分工厂,在专利,技术归属等方面也进行划分,让两家公司更加的清晰。
另外,目前在供应链体系虽然两家公司共享尉来的采购平台,但是将来悦驰也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新能源是新能源,尉来以及埃安系列不会出任何燃油车系列,悦驰虽然将来也要设计新能源车型,但是依旧还是会保留燃油车型,两者分开能够让管理层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产品定位。
拿现在来说,尉来在新能源方面的大量投入,包括但不限于新车型的研发,充电桩,电池等等方面的投入,很明显是要高于燃油车这一块儿的。
在企业的研发占比方面,新能源方面是占据着绝大部分的。
然而,目前的销量却又依靠着以悦驰为首的燃油车体系支撑,企业在汽车整车业务板块的营收绝大部分来自于燃油车。
一家公司的销冠反而得不到最好的资源,燃油车体系里能服气才怪,而新能源汽车仗着老板的重视,有大量的资源投进去,发展飞速同样也不怎么把燃油车部门的人放在眼里。
跟普通消费者差不多的道理,开燃油车的看不起开电车的,开电车的也不怎么瞧得上开燃油车的,发展了十年的尉来实质上已经有了派系之分。
檀锦程能够保证他对于公司的掌控能力,但无法保证这种派系之争若是任由发展下去,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奇瑞,毕竟你是无法控制人的思想。
索性独立出去,让两边独立发展。
“独立之后的悦驰目前来说依旧是上市公司尉来股份的全资子公司,至于你问到的将来会不会拆分上市,那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
两名记者就是发觉出檀锦程出任新悦驰总经理职务有些异常的那两位,今天采访的主题就是围绕着新悦驰将来的发展,问的问题也都是比较专业的。
从这俩的眼睛就能看了,昨晚应该是没怎么睡好了。
“那檀总觉得如果说新悦驰拆分上市,是否会损害现有尉来股东的利益?还有完全把燃油车业务剥离出去的尉来汽车,这是否意味着尉来要走上一个纯电之路?我看目前贵公司旗下除了一款增程式的电动汽车之外,其他的都是纯电类型的。”
尉来跟byd一样,是属于整体上市(不计算byd电子),把包括动力电池,整车以及零部件业务这几大类都整体打包上市,赚钱的不赚钱的都有,就像是一个套餐一样。
上市多年的尉来股份,经过这次拆分,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主体加上两大业务:锦新时代+尉来汽车+悦驰汽车,另外就是包括生产手机电池,3c小家电为主的得先电子以及尉来汽车零部件业务。
得先电子归属于锦新时代,这两者都是从事电池相关业务,以从属关系来论,现在的得先电子算是尉来股份的孙公司,以手机电池代工,移动电源,数据线,充电头,智能硬件等主营业务的得先电子目前营收保持在15到20亿元之间,也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
按照行业对比法,得先电子可以对标安克创新这家公司,安克创新在2016年估值在30亿元,按行业惯例的话现如今的安克估值大致在60亿元至80亿元之间。
得先电子的话市占率要小一些,但是因为有一个手机电池代工的业务,行业给出的整体估值同样也在40亿元左右。
当年从创始人赵伍手里收购得先电子,檀锦程并没有多少钱,而当时的赵伍也仅仅只保留了10%的股份做个念想,通过多轮增资扩股,赵伍当年的10%股份也被稀释到了3%。
他也无所谓,每年落得点分红,也不需要管事儿,在赵伍看来檀锦程这个人还是比较厚道的,虽然稀释掉了他的大部分股权,但分红上面是不打折扣的。
这跟很多大股东一毛不拔可是两种态度,现在的赵伍最大的愿意就是希望得先电子能够以独立的身份上市,这样他就能赚到更多的养老钱。
一旦得先电子在a股实现上市,以a股的炒作力度,怎么着也能冲击个百亿的市值,那他手里的这些股份就能够套现不少了。
得先电子的管理层同样也有意推进公司的上市计划,上市就意味着有员工持股计划,老板一贯传统对于员工持股计划也是比较大方的,到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就都能财务自由了。
“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个影响更多的还是正向的吧,假设新悦驰分拆上市,那他的估值就必定会大幅上扬,而作为新悦驰的最大股东,在投资向上就有着丰厚的回报。”
对这个问题,檀锦程也没有回避,品牌拆分到混改融资,再到股份制发行,再到ipo,对于一家整车年销量在七八十万体量级别的品牌来说,是完全具备这个实力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檀锦程这一次把以悦驰为首的燃油车体系独立出来,在资本市场上也被解读为檀锦程有意让悦驰独立上市的计划,为此这一纸公告还引发了尉来股份股价的一定下挫。
按照财务会计准则,子公司分拆上市之后,其营收是否还会有合并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之内,取决于股权控制以及实际控制这两方面。
最简单直观的表现就是在股权比例上,上市就意味着融资,最简单的就是要拿出25%的股份分给公众股东,也就是说一旦上市,尉来股份在悦驰的持股至少就会下降至75%。
而想要保持75%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不可能一个战略股东都不引入,那样你也别想上市的。
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某想分拆神州数码,某想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0%以下,所以神州数码的营收就不会计入某想的财报当中,同样的还有药明生物的分拆上市,改为权益法核算,所以药明生物的营收就不会计入药明康德。
同样的,也有合并财务报表的,如某东的某东健康,虽然同样是分拆上市,但因为某东集团对某东健康有68%的持股占比,所以某东健康这一块的营收还是会合并到某东集团财报之内的。
尉来现在的营收以及整车销量,悦驰为首的燃油车可是占据着大头,一旦分拆上市又失去了绝对控制权的话,那营收必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最简单的,如果2018年度不计算悦驰系列为首的燃油车销量的话,那尉来汽车的整体销量也就是二三十万辆的级别,这显然是投资者最为担心的。
在投资者的眼里,同一个老板又如何,他又不是其他公司的股东,就像是尉来股份与闪驰科技一样,闪驰科技一旦碰到点风吹草动,那股价可没有尉来这样的坚挺。
两位记者这些天也不只是守株待兔,就目前市场上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股脑儿的提出来,希望写出一篇有深度的专访。
檀锦程没有回答假设状态的悦驰分拆上市是否会跟母公司财务并表,因为这都是没影儿的事,现在的他言之凿凿的给出个准确答案,那显然是在扯蛋了。
不过在他的计划里,他暂时确实是没有把悦驰上市的计划,首先是没有这个必要,以悦驰自身的造血能力,短期之内是根本不需要融资的,他也不想搞那么多的头头脑脑盯着自己。
其次是目前尉来汽车整车的销量上,还是要依赖于悦驰的并入才更加的好看,至少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完全起来之前是如此。
当然,如果往后新能源汽车销量这方面有一个漂亮的数字,那么悦驰也可以效仿沃尔沃之于吉利,完全的独立出去。
沃尔沃是李老板的沃尔沃,但并不是吉利的沃尔沃,两者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更像是尉来跟闪驰一样的存在。
“投资者关系什么,我心里也是清楚的,这里希望两位转述一下,尉来是一家有信誉的公司,不会做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情。”
“悦驰系的独立是为了品牌以及企业的更好发展,也为我们的中小股东创造出更多利益做出一些改变与努力,毕竟今年我们的销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我们需要这种改变。”
“至于说将来悦驰会不会独立分拆上市,这个就交给时间吧,即便是分拆之后跟母公司不再有任何关系,那应该也两者都达到了一个完全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
停顿片刻之后,檀锦程笑道:“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卖个一万辆,两万辆出去,我们这些车企老板就笑得牙都要掉了,但是现在有多少家企业喊出十万级别的销量目标呢?”
“未来的事我们谁都无法保证,也许有那么一天尉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燃油车系列呢?在燃油车赛道上我们能以后起之秀的身份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
“在新能源赛道,目前保持着优势的我们同样不想输给前辈们,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地位。”
“至于说二位说的尉来汽车会不会成为一家纯电汽车企业,还有关于增程式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纯电与混动并不冲突嘛。”
想当年某人狂喷增程式,把增程式说得一无是处,到最后发现这玩意儿很受市场欢迎,最后还不是真香定律?
“在我们的赛道里,一切以消费者的喜好为主,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喽,至于说是什么类型的,这个不重要。”
企业其实最忌讳的把自己定位在某个赛道,这样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拿家电行业的格力与美的来说,这两者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格力就是把自己空调的定位定得太死了,导致他们其他的产品很难做到一个突破而转型困难,反观美的就聪明许多,他们没有刻意去绑定旗下的某款产品,所以整个智能家居板块做得很不错。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企业搞的所谓的生态链其实也是这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某款产品或者某个赛道,在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之时就能够更好的应对。
小米目前在资本市场不受欢迎很大的原因就是以目前的小米而言,虽然他们搞了生态链,但依旧还是一家手机硬件厂商企业,并且还是低毛利那种。
在其他赛道看不到营收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能受欢迎也是奇了怪了呢,小米在16号股价触及上市以来的新低15.52港币,收盘又一次破发,雷布斯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2018年,手机行业已经正式进入到负增长的市场,进入到零和博弈的时代,大嘴之前放出的豪言“未来手机市场只会剩下三个品牌”,并非是什么夸张的言论。
如果不是出了这么个事儿,菊厂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猛,有技术储备的他们根本不是小米,魅族这些“组装厂”能够比的。
说实话,要不是知道会发生目前这样的状态,他不见得会买魅族,因为哪怕是买来似乎也没什么鸟用,零和博弈的市场,小玩家的生存空间只会是越来越小。
魅族今年发展得很不错,设计没问题,调教越来越好,配置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哪怕是有一些小毛病,消费者也是能够接受的,通过系统升级的方式一点点改变就可以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目前的魅族相对于黄彰时期有了非常彻底的改变,以用户以及市场为主的檀锦程,完全摒弃了黄彰那套“伪文青”的经营思路。
技术宅男根本就不懂商业规律的变化,消费者只会为自己,而不会为他人的情怀买单,他们要的就是实惠。
情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家企业没落的开始,当一家企业开始打情怀牌之时,就说明他们的市场已经被竞争对手一步步的蚕食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在檀锦程入主之时,白永祥实质性的其实已经被架空了,李楠也被内部吐槽不会赚钱,原因无非是魅蓝的销量虽高,但是没有利润。
也不看看你们选的供应链都是些什么企业,产品的bom成本居高不下,能赚钱也是见鬼了。
三剑客能集体向檀锦程投诚,除了待遇给够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檀锦程与他们的经营理念是相同的,前世魅蓝最后被砍掉,被认为是作死的表现。
一个年销量近两千万级别的品牌,很难想象仅仅是因为不赚钱就被砍掉了,这在现代商业里简直是无法想象的,那可是每年几千万的用户群体啊。
檀锦程接手之后对李楠的态度可是大不相同,不仅不要求他赚钱,反而表态会给魅蓝更多的资源支持,也要求他造出更多的便宜手机。
用户数量是远远比所谓的赚钱要更加重要的。
除了要求他在营销方式上做出一些改变,别谁的瓷都去碰之外,几乎是全力支持了。
没有了家族式的产业链依附,魅族整体bom成本在今年减少了很多,同时增加了一些内置app,也给魅族带来不少的提成收益。
价格看似便宜了,但魅蓝整体的毛利率反而是上升了很多,没有了黄彰手里卖一台亏一台的现象,可以说整个企业焕然一新。
“今天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悦驰独立这方面,不过由于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衍生出一个新的话题,不知道檀总有没有兴趣回答我们一下?”
至于悦驰为什么会由檀锦程本人亲自出任总经理一职,他们两个刚刚也问了,但是没问出什么。
檀锦程给出的回答是悦驰无论是股权还是董事会成员,都是掌控在母公司手里,为了保持独立性,由他本人出任总经理一职是比较合适的。
这个回答他们挑不出一点毛病,但显然不是他们所满意的答案,只不过也没办法再继续问下去了,现在还有点时间,倒不如问一些采访方案以外的话题,给这次专访搞一个絮。
提案以外的问题,让檀锦程愣了一会儿,不过他还是大大方方的让对方提问,专业性的记者嘛,总喜欢搞点意外出来,显得他们的能力与众不同,可以理解。
“我们都知道檀总您的旗下有无数的产业,有一些产业公司正在冲击上市计划,也有一些产业公司目前还没有上市的计划,我们想知道檀总对于您旗下还未上市的公司是一个具体怎样的规划。”
“或者说,您旗下目前有哪些公司具备上市计划,这里面包括新悦驰以及魅族在内。”
所谓的冲击上市,是闪驰集团旗下的八方电气,完成股改更名为八方股份的八方电气已经正式宣布开启ipo计划,这也是闪驰集团第二家冲击上市的公司。
与尉来集团整体上市不同,闪驰集团的母公司并非整体上市,这就给了旗下各大子公司充分的上市猜想,八方电气是第一家,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家。
“嗯?这是个好问题。”
檀锦程倒是没有想到对方会问出这么一个不属于汽车行业的问题;果然,无论怎样专业的人才都会八卦一下这个问题,宁得时代,小米以及拼夕夕的上市,还有之后的闻界都影响着檀锦程个人的身家。
这也是当前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那就是檀锦程什么时候成为全国首富?而投资占股比高的上市公司以及旗下实控的公司上市将会直接影响到他成为首富的可能性。
按照惯例,福布斯国内富豪榜一般情况下会在十月初或者十月末发布,眼下也快到这个时间点了。
(本章完)
“怎么个意思?二位这是不怕中暑么,天天蹲守在这儿?”
两名汽车之友杂志社的记者,从尉来公告日的第二天就赶到了甬城,在向尉来公关部分递交向董事长檀锦程采访要求被拒绝之后,就一直蹲守在成立之后的悦驰新办公地点处。
无他,檀老板最近都在这里办公。
眼下是多事之秋,尉来本向也有不少的问题,加上悦驰的独立也不是开个会那么简单的,这是一个复杂又系统的事儿,他也没有那个时间去专门接受什么采访。
谁曾想这两位记者倒是很执着,还就守在这里好几天了。
“檀总,给个机会呗,我们只问一些寻常的问题,绝对不会耽误您太多的时间,如果您觉得不方便透露的可以不回答某个问题。”
汽车之友是一家依托于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杂志社,创办于1986年,内容涵盖了新车评测,技术解析,行业动态等等方面,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汽车杂志之一,在传统媒体时代拥有很高的权威性。
工程学会虽是社会性组织,但级别还是比较高的,跟各大高校的关系也非常的紧密,以往凭借着工程学会的背景他们的邀约采访非常的方便。
但是今时不同于往日,如今看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互联网媒体成为消费者了解行情动态的主要来源,再想像以前那样滋润的活着显然是比较难了。
再说如今的企业家地位跟往常也不一样,像檀锦程这样的明星级企业家,他们蹲守的这几天里也是挺忐忑的,就怕引起这位的不不高兴。
今天居然专门停下来跟他们打招呼,不过看表情似乎没有什么不满的意思,这让他们放心不少又有些小小的期待。
檀锦程抬手看了看时间:“今天太晚了;这样吧,明天早上你们过来吧,大概九点钟左右的样子,那时候我有15分钟的时间。”
“真的,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明天早上我们一定准时到,绝不耽误檀总您的工作。”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他们只想问几个问题写一篇报道,蹭一蹭这位的热度,没想到居然能混一个专访,这几天顶着的大太阳总算是没有浪费啊。
虽然只给了他们15分钟,但完全是够了的。
檀锦程的15分钟可没那么容易约的,尤其是采访类的,在面对媒体这一块,这位现在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短视频领域,平时都是在某音上更新他的短视频,俨然一名视频博主。
已经很少接受采访的檀老板也不是尉来刚刚成立之时的檀锦程,想要再托人找关系,除了他的朋友之外,那级别上一般的可是够不上。
浙省与甬城这边甚至有专门的默契,那就是尽可能的不去打扰檀锦程以及他旗下企业的生产,除了必要的需求不搞什么调研活动,让企业健康的发展。
“行,那早点回去休息吧,这天气也挺热的,要不要我让人给你们安排一下?”
“不用了不用了,檀总您忙您的,我们有地方住。”
“那行,明天见。”
眼看着檀锦程离开,两名记者眼里全是兴奋:“走,回去写文案去,争取明天能够多提几个问题。”
“哈哈,还以为他把我们叫住是打发我们走呢,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之喜,想来这位今天心情不错吧。”
檀锦程倒不是心情不错就答应了他们的采访,而是近期与他们的主管单位有一个合作,工程学会有一个大学生方程赛,尉来最近准备跟这个赛事搞一些如赞助之类的合作。
“悦驰的独立除了让悦驰系列更好的发展之外,也是为了与现有新能源汽车业务区分开来,把坦克系列并入到新的公司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新的公司命名为尉来悦驰,与尉来完全分离,拥有独立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体系,新悦驰会接手尉来在湘城工厂以及甬城部分工厂,在专利,技术归属等方面也进行划分,让两家公司更加的清晰。
另外,目前在供应链体系虽然两家公司共享尉来的采购平台,但是将来悦驰也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新能源是新能源,尉来以及埃安系列不会出任何燃油车系列,悦驰虽然将来也要设计新能源车型,但是依旧还是会保留燃油车型,两者分开能够让管理层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产品定位。
拿现在来说,尉来在新能源方面的大量投入,包括但不限于新车型的研发,充电桩,电池等等方面的投入,很明显是要高于燃油车这一块儿的。
在企业的研发占比方面,新能源方面是占据着绝大部分的。
然而,目前的销量却又依靠着以悦驰为首的燃油车体系支撑,企业在汽车整车业务板块的营收绝大部分来自于燃油车。
一家公司的销冠反而得不到最好的资源,燃油车体系里能服气才怪,而新能源汽车仗着老板的重视,有大量的资源投进去,发展飞速同样也不怎么把燃油车部门的人放在眼里。
跟普通消费者差不多的道理,开燃油车的看不起开电车的,开电车的也不怎么瞧得上开燃油车的,发展了十年的尉来实质上已经有了派系之分。
檀锦程能够保证他对于公司的掌控能力,但无法保证这种派系之争若是任由发展下去,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奇瑞,毕竟你是无法控制人的思想。
索性独立出去,让两边独立发展。
“独立之后的悦驰目前来说依旧是上市公司尉来股份的全资子公司,至于你问到的将来会不会拆分上市,那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
两名记者就是发觉出檀锦程出任新悦驰总经理职务有些异常的那两位,今天采访的主题就是围绕着新悦驰将来的发展,问的问题也都是比较专业的。
从这俩的眼睛就能看了,昨晚应该是没怎么睡好了。
“那檀总觉得如果说新悦驰拆分上市,是否会损害现有尉来股东的利益?还有完全把燃油车业务剥离出去的尉来汽车,这是否意味着尉来要走上一个纯电之路?我看目前贵公司旗下除了一款增程式的电动汽车之外,其他的都是纯电类型的。”
尉来跟byd一样,是属于整体上市(不计算byd电子),把包括动力电池,整车以及零部件业务这几大类都整体打包上市,赚钱的不赚钱的都有,就像是一个套餐一样。
上市多年的尉来股份,经过这次拆分,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主体加上两大业务:锦新时代+尉来汽车+悦驰汽车,另外就是包括生产手机电池,3c小家电为主的得先电子以及尉来汽车零部件业务。
得先电子归属于锦新时代,这两者都是从事电池相关业务,以从属关系来论,现在的得先电子算是尉来股份的孙公司,以手机电池代工,移动电源,数据线,充电头,智能硬件等主营业务的得先电子目前营收保持在15到20亿元之间,也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
按照行业对比法,得先电子可以对标安克创新这家公司,安克创新在2016年估值在30亿元,按行业惯例的话现如今的安克估值大致在60亿元至80亿元之间。
得先电子的话市占率要小一些,但是因为有一个手机电池代工的业务,行业给出的整体估值同样也在40亿元左右。
当年从创始人赵伍手里收购得先电子,檀锦程并没有多少钱,而当时的赵伍也仅仅只保留了10%的股份做个念想,通过多轮增资扩股,赵伍当年的10%股份也被稀释到了3%。
他也无所谓,每年落得点分红,也不需要管事儿,在赵伍看来檀锦程这个人还是比较厚道的,虽然稀释掉了他的大部分股权,但分红上面是不打折扣的。
这跟很多大股东一毛不拔可是两种态度,现在的赵伍最大的愿意就是希望得先电子能够以独立的身份上市,这样他就能赚到更多的养老钱。
一旦得先电子在a股实现上市,以a股的炒作力度,怎么着也能冲击个百亿的市值,那他手里的这些股份就能够套现不少了。
得先电子的管理层同样也有意推进公司的上市计划,上市就意味着有员工持股计划,老板一贯传统对于员工持股计划也是比较大方的,到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就都能财务自由了。
“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个影响更多的还是正向的吧,假设新悦驰分拆上市,那他的估值就必定会大幅上扬,而作为新悦驰的最大股东,在投资向上就有着丰厚的回报。”
对这个问题,檀锦程也没有回避,品牌拆分到混改融资,再到股份制发行,再到ipo,对于一家整车年销量在七八十万体量级别的品牌来说,是完全具备这个实力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檀锦程这一次把以悦驰为首的燃油车体系独立出来,在资本市场上也被解读为檀锦程有意让悦驰独立上市的计划,为此这一纸公告还引发了尉来股份股价的一定下挫。
按照财务会计准则,子公司分拆上市之后,其营收是否还会有合并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之内,取决于股权控制以及实际控制这两方面。
最简单直观的表现就是在股权比例上,上市就意味着融资,最简单的就是要拿出25%的股份分给公众股东,也就是说一旦上市,尉来股份在悦驰的持股至少就会下降至75%。
而想要保持75%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不可能一个战略股东都不引入,那样你也别想上市的。
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某想分拆神州数码,某想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0%以下,所以神州数码的营收就不会计入某想的财报当中,同样的还有药明生物的分拆上市,改为权益法核算,所以药明生物的营收就不会计入药明康德。
同样的,也有合并财务报表的,如某东的某东健康,虽然同样是分拆上市,但因为某东集团对某东健康有68%的持股占比,所以某东健康这一块的营收还是会合并到某东集团财报之内的。
尉来现在的营收以及整车销量,悦驰为首的燃油车可是占据着大头,一旦分拆上市又失去了绝对控制权的话,那营收必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最简单的,如果2018年度不计算悦驰系列为首的燃油车销量的话,那尉来汽车的整体销量也就是二三十万辆的级别,这显然是投资者最为担心的。
在投资者的眼里,同一个老板又如何,他又不是其他公司的股东,就像是尉来股份与闪驰科技一样,闪驰科技一旦碰到点风吹草动,那股价可没有尉来这样的坚挺。
两位记者这些天也不只是守株待兔,就目前市场上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股脑儿的提出来,希望写出一篇有深度的专访。
檀锦程没有回答假设状态的悦驰分拆上市是否会跟母公司财务并表,因为这都是没影儿的事,现在的他言之凿凿的给出个准确答案,那显然是在扯蛋了。
不过在他的计划里,他暂时确实是没有把悦驰上市的计划,首先是没有这个必要,以悦驰自身的造血能力,短期之内是根本不需要融资的,他也不想搞那么多的头头脑脑盯着自己。
其次是目前尉来汽车整车的销量上,还是要依赖于悦驰的并入才更加的好看,至少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完全起来之前是如此。
当然,如果往后新能源汽车销量这方面有一个漂亮的数字,那么悦驰也可以效仿沃尔沃之于吉利,完全的独立出去。
沃尔沃是李老板的沃尔沃,但并不是吉利的沃尔沃,两者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更像是尉来跟闪驰一样的存在。
“投资者关系什么,我心里也是清楚的,这里希望两位转述一下,尉来是一家有信誉的公司,不会做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情。”
“悦驰系的独立是为了品牌以及企业的更好发展,也为我们的中小股东创造出更多利益做出一些改变与努力,毕竟今年我们的销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我们需要这种改变。”
“至于说将来悦驰会不会独立分拆上市,这个就交给时间吧,即便是分拆之后跟母公司不再有任何关系,那应该也两者都达到了一个完全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
停顿片刻之后,檀锦程笑道:“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卖个一万辆,两万辆出去,我们这些车企老板就笑得牙都要掉了,但是现在有多少家企业喊出十万级别的销量目标呢?”
“未来的事我们谁都无法保证,也许有那么一天尉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燃油车系列呢?在燃油车赛道上我们能以后起之秀的身份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
“在新能源赛道,目前保持着优势的我们同样不想输给前辈们,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地位。”
“至于说二位说的尉来汽车会不会成为一家纯电汽车企业,还有关于增程式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纯电与混动并不冲突嘛。”
想当年某人狂喷增程式,把增程式说得一无是处,到最后发现这玩意儿很受市场欢迎,最后还不是真香定律?
“在我们的赛道里,一切以消费者的喜好为主,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喽,至于说是什么类型的,这个不重要。”
企业其实最忌讳的把自己定位在某个赛道,这样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拿家电行业的格力与美的来说,这两者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格力就是把自己空调的定位定得太死了,导致他们其他的产品很难做到一个突破而转型困难,反观美的就聪明许多,他们没有刻意去绑定旗下的某款产品,所以整个智能家居板块做得很不错。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企业搞的所谓的生态链其实也是这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某款产品或者某个赛道,在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之时就能够更好的应对。
小米目前在资本市场不受欢迎很大的原因就是以目前的小米而言,虽然他们搞了生态链,但依旧还是一家手机硬件厂商企业,并且还是低毛利那种。
在其他赛道看不到营收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能受欢迎也是奇了怪了呢,小米在16号股价触及上市以来的新低15.52港币,收盘又一次破发,雷布斯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2018年,手机行业已经正式进入到负增长的市场,进入到零和博弈的时代,大嘴之前放出的豪言“未来手机市场只会剩下三个品牌”,并非是什么夸张的言论。
如果不是出了这么个事儿,菊厂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猛,有技术储备的他们根本不是小米,魅族这些“组装厂”能够比的。
说实话,要不是知道会发生目前这样的状态,他不见得会买魅族,因为哪怕是买来似乎也没什么鸟用,零和博弈的市场,小玩家的生存空间只会是越来越小。
魅族今年发展得很不错,设计没问题,调教越来越好,配置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哪怕是有一些小毛病,消费者也是能够接受的,通过系统升级的方式一点点改变就可以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目前的魅族相对于黄彰时期有了非常彻底的改变,以用户以及市场为主的檀锦程,完全摒弃了黄彰那套“伪文青”的经营思路。
技术宅男根本就不懂商业规律的变化,消费者只会为自己,而不会为他人的情怀买单,他们要的就是实惠。
情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家企业没落的开始,当一家企业开始打情怀牌之时,就说明他们的市场已经被竞争对手一步步的蚕食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在檀锦程入主之时,白永祥实质性的其实已经被架空了,李楠也被内部吐槽不会赚钱,原因无非是魅蓝的销量虽高,但是没有利润。
也不看看你们选的供应链都是些什么企业,产品的bom成本居高不下,能赚钱也是见鬼了。
三剑客能集体向檀锦程投诚,除了待遇给够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檀锦程与他们的经营理念是相同的,前世魅蓝最后被砍掉,被认为是作死的表现。
一个年销量近两千万级别的品牌,很难想象仅仅是因为不赚钱就被砍掉了,这在现代商业里简直是无法想象的,那可是每年几千万的用户群体啊。
檀锦程接手之后对李楠的态度可是大不相同,不仅不要求他赚钱,反而表态会给魅蓝更多的资源支持,也要求他造出更多的便宜手机。
用户数量是远远比所谓的赚钱要更加重要的。
除了要求他在营销方式上做出一些改变,别谁的瓷都去碰之外,几乎是全力支持了。
没有了家族式的产业链依附,魅族整体bom成本在今年减少了很多,同时增加了一些内置app,也给魅族带来不少的提成收益。
价格看似便宜了,但魅蓝整体的毛利率反而是上升了很多,没有了黄彰手里卖一台亏一台的现象,可以说整个企业焕然一新。
“今天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悦驰独立这方面,不过由于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衍生出一个新的话题,不知道檀总有没有兴趣回答我们一下?”
至于悦驰为什么会由檀锦程本人亲自出任总经理一职,他们两个刚刚也问了,但是没问出什么。
檀锦程给出的回答是悦驰无论是股权还是董事会成员,都是掌控在母公司手里,为了保持独立性,由他本人出任总经理一职是比较合适的。
这个回答他们挑不出一点毛病,但显然不是他们所满意的答案,只不过也没办法再继续问下去了,现在还有点时间,倒不如问一些采访方案以外的话题,给这次专访搞一个絮。
提案以外的问题,让檀锦程愣了一会儿,不过他还是大大方方的让对方提问,专业性的记者嘛,总喜欢搞点意外出来,显得他们的能力与众不同,可以理解。
“我们都知道檀总您的旗下有无数的产业,有一些产业公司正在冲击上市计划,也有一些产业公司目前还没有上市的计划,我们想知道檀总对于您旗下还未上市的公司是一个具体怎样的规划。”
“或者说,您旗下目前有哪些公司具备上市计划,这里面包括新悦驰以及魅族在内。”
所谓的冲击上市,是闪驰集团旗下的八方电气,完成股改更名为八方股份的八方电气已经正式宣布开启ipo计划,这也是闪驰集团第二家冲击上市的公司。
与尉来集团整体上市不同,闪驰集团的母公司并非整体上市,这就给了旗下各大子公司充分的上市猜想,八方电气是第一家,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家。
“嗯?这是个好问题。”
檀锦程倒是没有想到对方会问出这么一个不属于汽车行业的问题;果然,无论怎样专业的人才都会八卦一下这个问题,宁得时代,小米以及拼夕夕的上市,还有之后的闻界都影响着檀锦程个人的身家。
这也是当前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那就是檀锦程什么时候成为全国首富?而投资占股比高的上市公司以及旗下实控的公司上市将会直接影响到他成为首富的可能性。
按照惯例,福布斯国内富豪榜一般情况下会在十月初或者十月末发布,眼下也快到这个时间点了。
(本章完)